Saturday, April 16, 2005

Liu

姓氏:刘
祖宗:刘累
分类:以邑为氏


姓氏起源:
  一、出自祁姓,为炎帝尧陶唐氏之后。相传祁姓是黄帝的后裔所分得的姓氏之一,后来祁氏被封于刘国,亦即今定州唐县。其子孙以国为姓,相传姓刘。史称刘氏正宗,这就是陕西刘氏。
  二、出自姬姓,为周太后的后裔。相传周武王去世后,周成王继位 ,封王季的儿子于刘邑,其后裔以邑为氏,世代相传姓刘,这就是河南刘氏。
  三、出自他姓,为他族、他姓改嫁或赐姓刘。据史书记载:1、汉高祖刘邦实行和亲政策,以皇室宗女嫁于单于为妻。依照匈奴的习俗,贵者皆从母 姓,单于的子孙于是皆从刘姓。于是便生成这支刘姓。2、据史籍记载,齐人娄敬在洛阳向刘邦献入关中建都之策,得到刘邦的重用,刘邦称帝后,赐姓刘氏,其后 保持此姓;刘邦为了感谢项伯在鸿门宴上对他的救命之恩,赐他刘姓。3、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后将鲜卑族的复姓独孤氏改为汉字刘姓,成为当时大姓之一。其他入 迁中原的少数民族也有改作刘姓的。
郡望:
  1、彭城郡:西汉的时候设立,当时将楚国改为彭城郡,后又改为彭城国,治所在彭城。此支刘氏是汉高祖的后代。
  2、沛 郡:西汉置郡,治所在相县。相当于今安徽、河南等地。
  3、弘农郡:西汉置郡,治所在弘农。此支刘姓开基始祖为汉时刘贾。
  4、河间郡:汉初置郡,治所在乐城。此支刘姓开基始祖为东汉章帝之子河间王刘开。
堂号:
  彭城堂:这是刘氏使用最普遍的堂号,因为彭城刘氏其源出西汉皇族,时间较早,人口、支脉较多,影响较大,因此被刘氏看作是郡望堂号的正宗。
迁徙分布
  刘氏最早发源于河北唐县,而始姓刘氏却在今天的陕西省境内。公元前300多年前开始向河南及江苏传播。战国时晋大夫会有子留居秦国,称刘氏, 其十世孙在魏国任职,魏灭后迁至大梁,生子刘清辗转到今江苏等地。后来刘氏建立东、西汉两朝,统治天下,于是其 孙分布于天水、中山、南阳、彭城、东平等十四处之多。汉末三国之际,中原的刘氏为避“董卓之乱”不断向四方迁徙,主要是向东南投奔孙吴和向西南进入四川投 奔蜀汉。魏晋南北朝时期刘氏大举南迁,在江南影响很大。唐代和宋代,刘姓已遍布大江南北,盛于全中国,直至今日。

16 comments:

A said...

刘 氏
刘重民

刘氏,源出祁姓,乃陶唐氏帝尧之后,是尧第九子源明,受封于刘,即以邑为姓。至十八世刘累,为夏养龙,赐姓为御龙氏。因四条龙养死一条而惧罪潜逃。隐讳名氏。至商遂为豕韦氏;在周则为唐杜氏。刘累第三十三世孙唐杜伯,其子隰叔在晋国任士师,隰叔之子士毂以官名为氏,遂为士氏,士蒍之孙士会出走秦国,数年后复回晋国任职,先得封邑于随,后得封邑于范。因而其在晋国的后代分为士氏、随氏、范氏三支;留在秦国的子孙复姓刘。其后代几经曲折到了魏国,徙居沛县丰乡(古属彭城,今属江苏省)。
士会第十九世孙刘丰,其曾孙乃是破秦灭楚建立西汉的汉高祖刘邦。传至十二代(214年)孝平帝被王莽药杀篡位26年,后经景帝裔孙刘秀起义师诛灭王莽复兴汉室,号称光武帝,是为东汉。复传至十二代献帝(196年)被曹丕篡位,废为山阳公。后在光武帝第十三代孙刘备复回三分帝业,建都于四川,是为后汉,称为汉昭烈帝。传位给刘禅,封其次子刘永为鲁王。刘永之子刘晨迁至洛阳。唐朝末年黄巢起义,兵荒马乱。刘晨第廿五世孙刘祥兄弟三人在江南各自逃散,二人不知所踪。只有刘祥携眷逃至福建汀州府宁化县石壁洞葛荇凹村居住。
刘祥第十六世孙广传公,乃开七公之子,任江西省瑞金县正堂,因与文天祥一事而尽忠任上。原配马氏生九子,名巨源、巨泉、巨洲、巨渊、巨海、巨浪、巨波、巨涟、巨江;妾杨氏生五子,曰巨淮、巨河、巨汉、巨浩、巨深。(称十四巨)散居各省州县,或文武科甲,或士农工商,各司其业。巨泉公偕眷南行,落户于广东南雄宝昌县。生六子散居各地。
清廉公是巨泉公的四公子,迁往始兴县牛田村,十四图珠矶里。生三子,长曰俊号杰甫,次曰兆熊(少雄)号参甫,三曰沙亭号毅甫。因胡妃之祸,深怕牵连,乃随罗贵祖等九十七人于宋开禧元年三月十六日南迁。刘俊兄弟三人同到广州西门外达观桥分袂,各择居地。俊翁与子政公二孙富翁贵翁乘筏逐流至新会县文章都亨头官桥村定居;沙亭入赘中乐都,兆熊入居新宁(台山)里坳,是为台山刘姓源流之始。其班派是:“大明泰会遇中天,重道崇儒显尊贤。有日克其汉业振,富贵荣华世相传。”

台山刘氏分布情况
台山刘姓的分布,主要的村庄在大江的里坳,水步的横水、坑口;附城的横湖、白虎头,冲蒌的蓈伞塘、大岭,广海的东山、月明等地。其他有不少是同宗分支杂居。
广海东山村、冲旁村、南圹村,他们是远祖分支。据东山族谱说是广传公五公子巨海的子孙(一说是刘俊裔孙富翁子孙,极待研考)。巨海翁玄孙刘文耸,原居南雄始兴牛田珠矶里,南宋末年元兵大举南下,为避兵乱,文耸年少跟随难民南逃至新会,流离失散,无所依靠,幸好邹姓人收养而至成人。故后来有“刘不可失,邹不可忘”之说,以示不忘恩德。文耸翁第九代孙性善迁移广海东山定居,后又分支冲旁村、南圹村。其班派是:“孝友成先德,敬勤佑子孙。文章居上国,纲纪正常伦。”
刘俊携带一子政翁。二孙刘富刘贵定居于新会文章都亨头官桥村。父祖逝故之后,兄又出赘。贵公娶伍氏女独守家园,生四子,曰世祖、世兴、世荣、世华。
一次,世华往新宁文章都横水堡,见此地山水幽美,登山举目四望,山川如龙飞峡,串田渡涧,逆水倒流入户,凝聚一堂;后枕横岭与虎山作镇,前有牛山与狮峰为案,案外层峦秀耸;铜鼓山又为之挂榜。可说是山明水秀,确是一块风水宝地,遂以定居。后来分支各地有冲蒌的蓢山圹和大岭;水步的坑口;附城的横湖;都斛的坭冲、两墩以及广海各地,奕叶蕃茂,源远流长。他的班派是:“宗本汉朝裔,万祀仰先公,学维希孔孟,道德永嘉崇。”此派乃陈白沙所编,称为“白沙卷”。后来万勺公奉旨特授琼山县教谕,任满回来再续:“景运中兴启,贞元际会逢,明良相定国,建业兆昌隆。”凡是亨头、横水,沙涌子孙均按此派次序排列。
后来,世兴公的子孙又从亨头迁入台山冲蒌蓢伞圹、水步坑口,散居横湖、广海、沙栏、深井等地与同宗者共居。而世祖的子孙,从四世孙文显公才由岭背迁端芬,九世孙明远公迁都斛,十四世孙传学、传茂于康熙年间,才在岭背迁广海月明村,以后分支东南里、瑞狮里、海宴广海厂。
刘兆熊的子孙除里坳之外,又分支白虎头、白石、五十、冲蒌、广海、斗山和坑口与同宗别支兄弟合居,共同发展。此外尚有别支刘姓,其班派是:“孔怀彦德,弘道良家,世传忠厚,克昌荣华。”这便是台山刘姓的分布概况。

台山刘氏名人及其影响和贡献
民国十三年(1924),台山县第一任民选县长刘栽甫,莅位后即思整顿社会治安,解民危困,向五邑当局司令朱雅怀申请派兵协助清剿匪邦陈祝三以安黎民。是台山建县以来较为廉洁的县官。又如刘耀寰是国民党将领,在协助剿灭陈祝三股匪和后期抗日战争中都起到积极作用。
在盗匪横行乡曲的年代,台山犹以广海地区为甚。香港殷商刘子清、刘笏廷不避艰辛,数度奔波为民请命,利用西南监察使刘侯武的关系,吁请北伐军第四军长李济深,派兵剿匪。费神、费时、费财,充分体现他们的爱乡情怀。
抗日战争期间,台山陷于粮荒,奸商囤积居奇,饥民遍野,出现人吃人局面。海外华侨致电重庆政府,敦请中央委员刘维炽亲自回台主持赈款赈粮,严惩贪官。这是华侨对他的信任和爱戴,为家乡做了一件好事。
台山是侨乡,刘姓旅居海外的华侨华人为数不少,他们为社会作出贡献,为祖国争得荣誉。全世界140多个刘、关、张、赵的龙冈组织,都有刘姓的人。如为美国的矸头业、航运业作过贡献的刘兴;投资广州电灯局发起人之一,以及和刘兴合资开创广西煤矿公司的刘显隆;为筹建大埠青年会、东华医院加省大学宿舍以及历年祖国水灾地区、红十字会、岭南大学、培正中学等竭力奔走效劳,被誉为慈善家的刘崇溪(均为里坳人);在美国获得园艺家称号的刘金鑽,芝加哥世界博览会和纽约博览会都安放其半身塑像。1911年美国果树栽培学会给他授予“他尔怀德”银质奖章。
近期被誉为“中澳友谊开拓者”的刘光福,1982年荣获澳大利亚英帝国勋章,当地报纸称之“澳洲华侨社会之父”。旅美纽约刘振翼开设东方文化公司和画廊,被称为“东方文化传播者”,他的名字收编在《海外华人名人录》。
当代还有温哥华的刘日轮以慈善家、企业家的身份收编在《海外华人名录》;载入《美国风云人物志》的刘郁南又以实业家身份被编入《海外华人名人录》;美国有位著名法学界的权威人士刘成威,便是我邑横水人。
台山刘氏人才辈出,这里不能尽述。总之,他们在历史上的影响,和对国家民族或对居留国以及对家乡建设,都作出不懈的努力和贡献,为人们所称颂。

(http://www.gdts.gov.cn/2004/tsls/xsyl/liu.htm)

A said...

广传公及子孙慨况

客家近代二世祖公刘广传,又名弁,号清淑。广传公,妣马氏、杨氏,生十四大房:长房巨源、二房巨湶、三房巨汌、四房巨渊、五房巨海、六房巨浪、七房巨波、八房巨涟、九房巨江、十房巨淮、十一房巨河、十二房巨汉、十三房巨浩、十四房巨深。广传公生於南宋嘉定元年戊辰岁(即公元1208年),进士出身, 仁宗延佑乙卯二年(公元1315年)27岁登进士第,官授江西瑞金知县(从六品),因筑城建学、平洞寇有功,擢迁为秩(即朝官)奉议郎(即元代六部:吏、户、礼、兵、刑、工中的议郎官,正四品)。广传公出生在福建宁化县,卒于京职。祖妣原合葬于江西瑞金三角塘,龙形眼睛穴。后兴宁、五华、梅县、龙川等县子孙将马氏金骸 移葬於龙川潭文约乾头村田垅里虾蟆落井形。壬山兼亥分金。2003年 12月重修马夫人墓举行隆重的峻工庆典仪式,议定每年二月十二日合族祭拜。裔孙为纪念广传公,在兴宁市岗背榕树村刘氏总祠背后,建一座广传公纪念墓,正月十九、廿日一并祭拜。广传公生十四子(马氏生九子,杨氏生五子),即十四大房。此代人丁兴旺,支派益繁。明清以后,客家刘氏十四大房子孙又纷纷向闽粤以西地区和以南洋为主的海外迁移扩张。到今天,客家刘氏已广泛分布于中国闽、台、两广、两湖、四川、港澳等地区和南洋、欧美等世界各国,成为世界刘氏最重要、最庞大的宗族。

对此广传公作有《内侍诗》云:(马太生九子、杨太生五郎)源湶渊海及涟江,淮汉与浩共马娘;汌浪波河深同腹,历传五子是从杨。

附记:刘母马氏,系大宋由闽入粤刘氏始祖开七公之长子广传公元配夫人。广传公有二妻(马氏、杨氏)。共生十四子(马生九子、杨生五郎)83孙(有些谱说86孙),均为仕。裔孙繁衍,遍布天下。祖妣原合葬于江西瑞金金鸡圩三角塘侧龙形眼穴。清代年间。由梅县、兴宁、龙川、五华等县裔孙商议,将马氏金骸移葬至龙川县赤光镇乾头村田垅里蛤蟆落井形,壬山兼亥分金。清同治三年(1864)七月重修,至今(2003年)已有139年。因世纪兴世纪沧桑,星移物换,墓园坟面景象难堪。2003年春,由粤东刘氏宗亲联谊总会提出重修马氏墓。总会多次派人前往龙川等地调研论证,得到18个县(市)的宗亲支持。2003年7月粤东刘氏宗亲联谊总会在龙川召开粤东各县宗亲代表会议,成立了“刘母马氏夫人墓修建委员会”。各县宗亲贤达纷纷响应,慷慨解囊,合资20多万元。从2003年的农历七月二十二日动工至十一月二十五日峻工,祖墓面貌焕然一新,蔚蔚壮观。保佑裔孙房房富贵,人丁兴旺,世代荣昌。2003年农历十一月二十五日举行了隆重的刘母马氏墓重修峻工庆典大型祭拜活动,粤东刘氏宗亲联谊总会和福建、广西、江西、海南、广东各县(市)宗亲代表几万人参加祭拜,盛况空前。此资料于2005年4月24日通过互联网由开七公廿一世孙巨汌房致中系刘光(家名玉荣)提供的,题目是:《二世祖刘母马氏夫人墓旧貌换新颜》。

——公元二○○五年四月廿五日乙酉岁三月十七日 刘峰廷 撰记

〔三〕广传公十四大房

一房巨源, 妣苏冯林杨氏, 系马氏所生。

二房巨湶, 妣李张谢氏, 系马氏所生。

三房巨汌, 妣马氏, 系杨氏所生。

四房巨渊, 妣朱练叶陈李氏 系马氏所生。

五房巨海 妣李胡罗简高巫方氏系马氏所生。

六房巨浪, 妣曾李陈氏, 系杨氏所生。

七房巨波, 妣曾谢梁万氏 系杨氏所生。

八房巨涟, 妣张李白氏 系马氏所生。

九房巨江, 妣许巫杨赖骆氏 系马氏所生。

十房巨淮, 妣余石吴赵氏 系马氏所生。

十一房巨河, 妣梁罗张胡邝氏 系杨氏所生。

十二房巨汉, 妣梁颜邓氏罗氏 系马氏所生。

十三房巨浩, 妣黄钟彭古氏, 系马氏所生。

十四房巨深, 妣董田伍邱钟氏 系杨氏所生。  

第 一 房 巨 源

一四二世祖公巨源公(?~?),字之,官授江西南康知府、山东济南府中宪太夫。追赠参三郎。妣苏氏、冯氏、林氏、杨氏;生八子:大万、福二郎、俊三郎、宗远、明远、仲六郎、暂九郎(千七郎)、三十三郎。公原住兴宁北厢龙归洞(今兴宁黄陂陶古)走马岭下广传公祠。巨源公葬梅县大坪湖尾龙牙村黄龙寨下竹叶扫地形,坐西向东。每年九月十六日扫墓,永为定祀。后裔分居兴宁罗浮、罗岗、大坪、坪洋、黄槐、黄陂、岗背、龙北、龙田、石马、合水、叶塘、新陂、兴城、宁中、宁新、刁坊、坭陂等镇;梅县、五华、丰顺、大埔、平远、蕉岭、潮安、龙川、河源、紫金、惠阳、惠东、博 罗、龙门、和平、乐昌、湖南、四川、江西兴国、寻邬等处。

四世祖大万公(?~?),巨源公长子。名族万、字荔涯。官授福建长汀州府。妣温氏、王氏;生四子:罕杰、罕甫、法通(移居新陂双社里)、法开(分居梅县瑶上,有裔孙千多人)。大万公由兴宁黄陂陶古广传公祠移居罗岗官庄。卒葬罗浮赤石渡靠椅形坤山兼未。后裔分居罗岗官庄丹陂径、坳下上下联、罗浮柏树下、新陂双社里,梅县西阳、雁阳、紫金上义、河源岭头排、江西兴国、寻邬等处。【详见:巨源公长房刘万大郎部分后裔分派记】。

四世祖福二郎公(?~?),巨源公第二子。讳族福、字蓉湖。官授千总。妣杨九娘,生三子:念一郎、念二郎、念三郎。居兴宁龙北上官田寨背村石峰口胞衣山下开基,建祖屋一座;卒葬有三处坟墓:一是合水猪牯塘岗上仰天海螺形坐南向北坤申山;二是官田胞衣山祖屋下角上片窝里;三是黄陂石子嶂鹿湖里。此三坟不知那坟葬真骸?妣杨氏,卒葬兴宁下官田水口石壁下,虾蟆落井形。后裔分居龙北水罗塘、石陂村、罗英村、龙田丽溪、凉伞、曲塘、洋子岭、水陂、岗背榕树下、移民房、石马大觉村、合水双溪世祥围、黄陂甘砖移民房、黄槐双头、宁新枫塘围,惠州、惠东、博罗、紫金、龙川、龙门、和平、海丰鹅塘尾,江西兴国、广西、四川等处。

四世祖俊三郎公(1381~1412)巨源公第三子。字宗文。妣钟氏、谢氏、范氏;生五子:世清、世明、世和、四一郎、四二郎。四和五子住梅县龙牙村。元末由梅县迁居兴宁罗浮高坑村猴子塘,由于户籍和兵乱,又迁居梅县龙牙堡。卒葬兴宁罗浮高坑蕉头窝将军勒马形。长子迁回兴宁罗岗白水泮境下窝、上窝,第三子迁回罗浮、高坑等地立业。后裔分居兴宁罗浮高坑村、朱坊村、练优村、石蕉村、岩前、浮美下佑、澄塘社、浮北、井坑村、司城、徐田下洋村、大岸塘、西门寨、浮塘、笠石村、上畲、上洋村、乌坭寨,罗岗白水下窝、上窝、田背村、社咀上、大水坑、肚里、围岗上、上村、塘李坪、赖畲坑、社排上、棠梨窝、茶壶耳、柿子坪,蕉岭县伞子塘、雷公隔、源清,兴宁坭陂王村、宁中灌水塘、龙北上官田,广东龙川、紫金、河源,江西、广西等处。【详见:巨源三子刘俊三郎分派记 四川】。

四世祖宗远公(?~?),巨源公第四子。字汉巨,号启高。妣陈氏;生三子:法贞(移居紫金秋溪)、法忠、法信号祖续(移居紫 金九丫树,生二子:庄伯、庄仲,住乐昌)。公原住黄陂陶古广传公祠,后裔分居石马洋门曾五塘,以及迁居紫金、乐昌县,四川隆昌县等处。生、殁、葬失考(待查紫金、乐昌,四川隆昌《刘氏族谱》)。

四世祖明远公(?~?),巨源公第五子。妣陈氏、石氏;生 四子:天赋、天锦、口口、长二郎。公原住江西寻邬西北角东团施有云、盖庵一所。卒葬兴宁坪洋潭坑东山塘仔处士公坟右片脚下,午山兼丙。公第四子长二郎(生六子:五郎、六郎、七郎、十郎、十一郎、十二郎{住乐昌九峰})。后裔分居兴宁岗背黄石下、大坪下大塘、坪洋 大坑村、新陂洋岗、叶塘岳桥鸦鹊薮下,广东紫金、河源、惠州、乐 昌九峰,江西兴国、寻邬万安等处。

四世祖仲六郎公(?~?),巨源公第六子。妣钟氏;生子未详(待查惠东、惠州、博罗紫金《刘氏族谱》)。原住黄陂陶古广传公祠,后迁居惠东、惠州西门外、博罗、紫金、及黄河流域等地。生卒葬未详(待查惠东、惠州、博罗紫金《刘氏族谱》)。

四世祖暂九郎公(?~?),又名千七郎,巨源公第七子。妣林氏、黄氏,生四子:二郎(移居江西寻邬晨光高布村)、四郎、刘达、刘进。公原住黄陂陶古广传公祠。卒葬梅县小浊水猛虎跳墙形坤山艮向。一说祖与黄妣合葬博罗。后裔分居兴宁黄陂陶古、罗岗官庄旗山下、黄龙出洞、蓑衣塘、桐梓坳、高陂肚、尚德楼、河墩上、凤鸣窝、万安围、墩上、岭排上、冷水坑、贤珍围、荣英围、石炭垸、钦光围、高陂下、璜光第、玉围、联东乌石下、澄清、五福、宁中洋矮岭,坪洋长坑、黄槐槐东、兴城城北坝尾桥、黄竹坜、南郊牛角垅,宁新阳光角岭、刁坊,广东平远石正马赤村,五华、龙川、紫金、博罗,江西赣州、兴国、寻邬、泰和等处。

四世祖三十三郎公(?~?),巨源公第八子)。妣钟氏;生子未详。原住黄陂陶古广传公祠。后迁居至河源、潮安、丰顺及湖南等处。生卒葬未详(待查河源、潮安、丰顺《刘氏族谱》)。

第 二 房 巨 湶

此祖系广传公之次子也,讳巨湶公(1359~1440,享寿89岁),名生,字睿夫,官授湖南宝庆府尹。妣张氏、李氏、谢氏,生八子:元浩、法缘、乾正、千四郎、万五郎、满江、法宣、念九郎。由江西瑞金徙居广东梅县水南坝蛇坑。巨湶公葬惠东县横沥良化圩云罩乡船形。又一说葬梅县水南。后裔分居梅县龙虎圩石坑、武坑合仔阳门长坑、松口龙村、畲坑大湖洋、南口、兴宁径南柏塘,龙北官田,叶南富祝、黄竹塘、鸭池、汤湖、叶塘黄江桥、下洋、径心胪声、李连,坭陂将军、黄垌,坜陂新岭,新圩大村,平远、大埔、龙川、五华、 惠来、湖北、江华、万安、广西梧州,江西寻邬、吉潭等处。

妣李氏,生于明朝洪武二年己酉岁(公元1369年)十月初五日寅时,卒于宣德三年戊申岁(公元1428年)十月初五日寅时,享寿60岁,与夫合葬,妣谢氏,生于明朝洪武十五年壬戌岁(公元1382年),卒年未详,与夫合葬。

四世祖元浩公(1392~1461享寿70岁),巨湶公长子。妣冯氏、赖氏、郑氏;生六子:万一郎、万二郎、万三郎、万四郎、万五 郎、万六郎。居梅县松口龙牙村、大埔三河坝井下等处。卒后与郑妣 合葬龙牙村凤形。

四世祖乾正公(1395~1467,享寿73岁),巨湶公第二子。字法教、族乾、法通、又名三十七郎。妣陈氏;生六子:伯一郎(法海)、伯二郎(满海)、伯三郎(淮海)、伯四郎、伯五郎、伯六郎。居梅县、平远等地。卒葬平远县八尺溪。后裔分居梅县水南坝龙虎圩凤坑、三坑、草塘,蕉岭,平远东石下茅寮坪小柘乡八尺溪,江西兴国、四川成都等处。【详见:巨湶二子乾正公分派记 . 四川】

四世祖法缘公(1398~1478,享寿81岁)巨湶公第三子,号族缘,字伯遴、文隆。妣吴氏、温氏、黄氏;生六子:法传、法孺、法河、法付、法伦、法治。居梅县蛇坑大湖洋坪迳心。卒葬梅县畲坑大湖洋梅子岗仰天海螺形艮山兼寅。每年农历九月十三日为扫墓祭祀日。在丰顺县清堡岗下围坪上坪,于清光绪卅四年戊申岁(1908年)建有刘氏宗祠一座。以法缘公为开基祖,祖祠正厅有源明公、祥公、开七公牌位。后裔分居畲坑大湖洋、三坑、五华、丰顺、惠东、平远山口龙溪茅寮坪,广西、江西兴国大坑等处。

四世祖千四郎公(1399~1487,享寿89岁)巨湶公第四子,字族千、梅初、法远,又名千三郎。妣凌氏、何氏;生五子:文一(玉川)、文二、文三、文四、文五。卒葬兴宁径心半径。后裔分居径心胪坑、李连、径南柏塘;梅县石扇、东厢;大埔三河坝;丰顺县径塘、□隍、潮安、普宁等处。

四世祖万五郎公(1403~1489,享寿87岁),巨湶公第五子。原名万四郎,字伯培、法湘、号文礼、族万。妣黄氏、朱氏、叶氏;生四子:东盛、东正、荣贵、德英。居平远大湖岭庄头。卒葬平远东石下。后裔分居平远叶畲头石正、梅县南口、蕉岭县游坑,大埔县高陂、潮安刘垅井尾、夏校,惠来,广西梧州等处。

四世祖满江公(1408~1459享年52岁),巨湶公第六子。字文明,号法道、族衡。妣杨氏、赖氏、李氏;生五子:法明、法聪、法旺、法交、玉清(未详)。居梅县龙虎溪。卒葬兴宁龙北官田长沙径菜子窝大坐人形。后裔分居兴宁龙北官田,梅县龙虎坪,五华、龙川,蕉岭,湖南省道州、江华,江西万安等处。

四世祖法宣公(1408~?),巨湶公第七子。原名志兴,号族志,又名宣教。官授明代处士。妣马氏、杨氏,生五子:德广、德升、德清、德富(未详)、德福(未详)。居梅县龙虎圩,后移居兴宁叶南黄竹塘坳背、又迁叶塘井窝里。以农为主养鸭为副业,经常到叶南富祝白楼下放鸭,筑茅屋暂居。后由长子德广买屋定居(买下李屋),次子德升迁居叶塘黄江桥,直至十世瓒公在白楼下建围龙屋一座。卒葬兴宁叶塘李大塘面上,乾山巽向。第三子德清官授韶州府总督(德清,生九子,后裔分居南雄、翁源、始兴、基德、云浮等处)。后裔分居兴宁黄竹塘、洋岭下、和双楼、井头、山下、下洋田心,广东惠州、始兴、英德、翁源、云浮、阳春、龙川、潮州,四川、湖南等处。

四世祖念九郎公(?~?),巨湶公第八子。妣朱氏、马氏,生四子:德哉、敬哉、善哉(朱氏生)、仕什郎(马氏生)。居兴宁径心胪声官堂。卒葬一说葬梅县南口天子坡上岌坐西向东;一说与马妣及子仕什郎媳廖氏、练氏合葬兴宁新圩大村,天子印醉翁靠椅形。后裔分居径南先锋村莲塘、周坑、坭陂将军白石下中心屋、黄垌村、永和中心岭,石马秀水,坜陂烟墩、坜陂坝,新圩大村里、官峰、曹田,梅县南口小乍沙坪里、畲江汀洞,江西寻邬吉潭古丰村等处。

第 三 房 巨 汌

此祖系广传公之第三子也,讳巨汌公(1360~?),字华,明朝洪武年官授成都府内江县令。妣马氏,生二子:致中、致和。居广东兴宁合水双溪岭上,建有祖屋"巨汌围"一座,至今祖屋完整。公卒葬广东兴宁合水双溪园墩肚高坟地象形牙诰穴。妣原葬双溪,后经叶南子孙移至叶南麻岭安葬。经子孙合议,每年正月廿一日合族扫墓,永为定祀。 后裔分居连平、顺天、大埔、韶关、翁源、英德、丰顺、拮阳、海阳、江西赣州、陵潭、南康,浙江、湖南、广西柳州、柳江、庆远、福建永定、南平松溪、香港、泰国、马来西亚、印尼、新加坡海外等处。生二子:致中、致和。

四世祖致中公(?~?),巨汌公长子。妣李氏、潘氏,生四子:(俱李氏生)法聪、法明、法旭、法惠。致中公生于兴宁合水双溪岭上"巨汌围"祖屋。卒葬广东兴宁合水双溪园墩肚高坟地象形牙诰穴。与巨汌公坟平排左边。二妣合葬于李田堡大麻岭(今合水二电站对面)狮形坐北向南。后裔分居合水双溪各屋,上下最美,下洋,上、下麻坑,芽仔寨、龙田陂头下,坪上、居公桥、苑塘、龙北上官、叶塘留桥、胜青、下洋、彭陂、同众、李塘、甘塘、石壁寨,新陂管 岭百尚围,福兴三里、高田,罗岗官庄高陂下、大坪吴田石牙头、叶南麻岭高岗围、鸭池、梅县、大埔、丰顺、潮安、拮阳、韶关、广西 柳州、柳江基隆、沙子、福建南平松溪、四川、浙江、台湾、香港及各国。【详见:巨汌长子致中公分派记. 四川】

五世法惠,致中公第四子,生八子:渊、浩、汉、口口、口口、 口口、口口、第八子铨公。

六世铨公,生一子:荣公。七世荣公,生一子:柏茂。移居坪,后裔分居连平、韶关、翁源、英德、曲江、乐昌。

四世祖致和公(?~?),巨汌公第二子。官授循州知县。妣傅氏、王氏;生三子:仁济(清)、仁寿(七九)、仁杰(元奇)。生于兴宁合水双溪岭上"巨汌围"祖屋。卒葬广东省兴市合水镇双溪村园墩肚高坟地象形牙诰穴,巨汌公坟平排右边。后裔分居叶塘甘塘排上各屋、东坝刘屋、鲤子塘鸡刘、彭陂、岳桥黄塘背、甘塘下村各屋,新陂华新小河背、小河角、下马石、上长岭、乐仙、福庆、家庄、洋岗、管岭、米寨、叶南麻岭、河西、上下径、鸭池、留圣塘福兴神光、高田、五里、刁坊长段、棉子坝、宁新乌云岗、黄岭、永和大成大坪岭背河、龙田龙华坝、梅县、五华、龙门、惠东、肇庆、连平、紫金、江西、湖北等处。

第 四 房 巨 渊

此祖系广传公之第四子也,马氏生也。讳叶,字英,渔琴。妣朱氏、练氏、叶氏、陈氏、李氏。官授浙江宁波府副总府。于元朝至正廿二年壬寅岁(公元1362年)十二月十九日戌时建生,卒于明朝景泰二年辛未岁(公元1451年)十月十八日寅时,享寿90岁。葬丰顺县大龙华镇华东管理区园子岭村,夫子弹琴形肚脐穴。一说公与陈妣葬兴宁石马洋门李芽塘白龙寨与沪公之坟相连。妣叶氏,于元朝至正廿一年辛丑岁(公元1361年)七月初六日子时建生,卒年未详,葬龟形。妣陈氏,于明朝洪武元年戊申岁(公元1368年)四月十二日卯时建生,卒于明朝景泰三年壬申岁(公元1452年)七月初九日未时,享寿85岁,葬澄海县衙背,象形。生八子:滤(致聪)、澐(致明)、清(致通)、瀣(致高)、澄(致松)、洤(致祥)、沧(致沧)、深(致深)。后裔分居兴宁、丰顺、潮安、惠来、饶平、揭阳、平和,福建漳州、厦门、诏安、云宵,江西徐州碣石,山东青州等处。

四世祖滤公(1381~?)原名致聪、字族聪、星堂。处士。巨渊公长子。官授宁波府副总府。妣卢氏、陈氏、骆氏,生六子:善士、隐士、□士、康士、惟信、惟亮。居海阳县(今潮安)湖洋市。卒葬兴宁石马李塘龙寨下羊栖坑观音坐莲形,与巨渊公纪念坟平排,内午山兼丁星宿七度,外已山兼丙翌宿十一度,坐北向南。1794年第一次重修、1993年第二次重修。丰顺县大龙华镇华东桂角村亦有滤公墓,凤形。后裔分居潮阳新陂,大埔百候、丰顺大龙华,兴宁石马、永和、龙田等处。由丰顺移居兴宁石马洋门三眼桥开基,创建三栋围龙屋一座,辛山兼酉。

四世祖澐公(1383~?)巨渊公二子。原名致明,字明钦,号族明。妣饶氏、钟氏;生五子:宗礼、宗贵、宗用、宗和、宗为。居澄海县阴月窟。卒葬澄海县。后裔分居潮安庵埠浏陇、饶平黄岗白付村、丰顺石坪两公寨、锡坑、下埔、红全,兴宁龙田、刁坊,大埔、拮阳、博罗、河源、普宁、惠来、江西赣州、江苏徐州、山东、福建 平和、清流等地。六世宗贵之子宾由龙川通衢迁兴宁龙田环陂富口窟开基立业

四世祖清公(1387~1438,享寿52岁),巨渊公三子,原名 致通,号希信,字吉士、族通。妣廖氏、邹氏,生七子:宗责、宗贤、宗源、宗文、宗昌、宗道、宗法。居大埔公州,奉父回住福建宁化县城,因宋元之乱,迁居上坑苦竹村,随父避居潮安、清远、大埔松柏坑开基。后裔分居饶平、拮阳、丰顺、五华、博罗、河源、普宁、潮州、惠来、和平、江西、福建平和、清流等处。

四世祖瀣公(1368~1467),原名致高,讳溉,字惕安、海同、族高,巨渊公第四子。官授琼州府孺学正堂。妣黄氏、江氏、严氏,生一子:福祥。居惠来县东门外大林村白莲塘。卒葬漳州下门。后裔分居晋宁城州,福建诏安三里门、漳州等处。

四世祖 澄公(1390~?),原名致松,字族松,巨渊公第五子。妣古氏、董氏、范氏,生二子:登龙、登虎。居揭阳县万里桥。后裔分居河源、诲丰、普宁、陆丰、丰顺、江西兴国阳口田村。卒葬河源 马头寨下。

四世祖洤公(1399~1469),原名致祥,字志万。巨渊公第六子,妣吴氏;生三子:十三郎、十四郎、文震。居福建漳州、厦门、新安、诏安、云霄。后裔分居江西万安、兴国、赣州、广东澄海现汕头市升平区浦镇玉井)等处。

四世祖沧公(1401~1468),原名致沧,字正青、志远,号族沧、度念四郎。巨渊公第7子。官授翰林院调任于陕西提督学院。妣赵氏;生子未详。住兴宁雷公山沿陂桥,后裔分居和平、丰顺、潮阳、潮安、揭阳、江西等处。卒葬大埔县人形。

四世祖深公(?~?),原名致深,字方淑,巨渊公第八子。妣洪氏、林氏;生子未详。生卒年及葬未详。后裔分居南雄、始兴、普宁、海丰等处。

第 五 房 巨 海

此祖系广传公之第五子也,马氏生也,讳良,字子华。妣李氏、胡氏、罗氏、简氏、高氏、巫氏、方氏,官授云南都转运使、刺史。祖于元朝至正廿四年甲辰岁(公元1364)九月十一日子时建生,卒于宣德六年辛亥岁(公元1431年)九月初十日未时,享寿68岁。葬赤岭下,美女照镜形。居南雄府始兴县沙水村珠玑巷,后裔分居顺德、新会、江门、曲江、仁化、乐昌、清远、连山、番禺、南海、中山、增城、河源、肇庆、阳江、高要,江西省兴国,广西桂林,四川、云南、贵州等地。妣李氏,生殁葬未详。妣胡氏,生于元朝至正廿四年甲辰年(公元1364年)二月廿九日巳时,卒于明朝成化元年乙酉岁(公元1465年),享寿102岁,葬赤岭下。妣罗氏,生于明朝洪武五年壬子岁(公元1372年),卒年未详,葬龙形。妣简氏,生殁年未详,葬龟形。妣高氏,生于明朝洪武十一年戊午岁(公元1378年)正月初十午时,卒年未详,葬赤岭下盆形。妣巫氏,生殁未详,葬龟形。妣方氏,生于明朝洪武八年乙卯岁(公元1375年)八月初一日申时,卒年未详,葬双头。生九子:贵初、贵宁、贵宗、贵祖、贵科、贵魁、贵林、贵诚、贵祥。

四世祖贵初公(1384~1466,享寿83岁),巨海公长子。字汉省,号族初,官授山西太原府尹。妣卢氏、郭氏、包氏;生四子:福法、福成、福源、福远。居南雄府始兴县珠玑巷。卒葬南海赤岭,下象形,丙山壬向。

四世祖贵宁公(?~?),巨海公第二子。原名贵能,字汉明,号族能,官授云南省元江州新平县令。妣洪氏、何氏、王氏、蔡氏;生子未详(待查《刘氏族谱》乐昌卷)。居韶州府乐昌县。卒葬(待查 《刘氏族谱》乐昌卷)。后裔分居长乐七都、曲江黄渡湖、增城石车、白石、乐昌、宝昌、仁化、海丰、云浮、潮安等处。

四世祖贵宗公(1390~1467, 享寿78岁),巨海公第三子。字汉宗,号族宗,妣邓氏、林氏、金氏,生子未详(待查《刘氏族谱》 番禺卷)。居番禺县下茅冈。卒葬双头岭虎形;后改葬金猫形。后裔分居南江头东堡、新会、长乐、河源、地海、中山、大埔等处。

四世祖贵祖公(1393~1461, 享寿69岁),巨海公第四子。字汉源,号族祖。官授云南镇源州知府。妣邱氏、孔氏、巫氏;生子未详(待查《刘氏族谱》中山卷)。居中山县城内。卒葬龟形。后裔分居长乐董源桥莲塘桐树下、龙川、从化、番禺、东莞、增城、麻车塘等处。

四世祖贵科公(1394~?)字汉友,号族科。巨海公第五子。妣陈氏;生子未详(待查《刘氏族谱》三水卷)。居三水县高塘。卒葬长乐潭下,狮形,庚山甲向。后裔分居清远江口、连山、阳山、长乐(今五华)、雷州、博罗、阳江、陆丰、番禺、肇庆、海丰石陂约等处。

四世祖贵魁公(1394~1466, 享寿73岁),巨海公第六子。字汉远,号族魁。官授广西桂林府总镇。妣熊氏、卜氏;生子未详(待查《刘氏族谱》新会卷)。居新会县江门桥九眼坑。卒葬长乐潭下,狮形,庚山甲向。后裔分居东莞常平、顺德等处。

四世祖贵林公(1399~1452),巨海公第七子。字汉城,号族林,妣孙氏、邱氏;生子未详(待查《刘氏族谱》顺德卷)。居顺德大 良洪简村。卒葬长乐(今五华)双头岭,仙人插旗形,丙山壬向。后裔分居东莞、肇庆、阳江、龙川等处。

四世祖贵诚公(1402~1458),巨海公第八子。又名仲八郎,字汉茂,号族诚。妣高氏、王氏;生二子:仕魁、仕达。居东莞茶园。卒葬茶园人形庚山甲向。后裔分居增城平湖、东莞常平西牛陂松柏朗,东源县骆湖等处。

四世祖贵祥公(1404~1469),巨海公第九子。字汉略,汉城,号桂秋、族祥。妣徐氏,生一子:十二郎。居肇庆府高明县塘背。卒葬龟形。后裔分居高要、江西瑞金,四川等处。

第 六 房 巨 浪

此祖系广传公之第六子也,杨氏生也。讳善,字叔平。妣曾氏、李氏、陈氏;登进士第,官授云南云阳县令。生于元朝至正廿五年乙巳岁(公元1365年)五月廿四日寅时,卒年未详,葬大埔高陂古野村,一说葬塘岭西人形。原住福建汀州府上杭县,后裔分居兴宁罗浮大信、浮塘、小佑、浮美,以及大埔、梅县、五华、龙川、潮阳、丰顺、揭西、曲江、连州、东莞、河源、广西博白、四川保宁等地。妣曾氏,生于元朝至正廿五年乙巳岁(公元1365年)十月初四日戌时,卒于明朝正统九年甲子岁(公元1444年)十一月初二日子时,享寿80岁,葬七约公门,庚山甲向。妣李氏,生于明朝洪武三年庚戌岁(公元1370年)五月十八日亥时,卒年未详,葬龟形。妣陈氏,生卒年未详,与夫合葬于大埔古野南坑庵门前,墓于1985年重修。生七子:高千郎、成宗郎、铁三郎、六十六郎、仕七郎、仕八郎、仕九郎、孟宽、孟仁。

注:新编丰顺《刘氏族谱》记载,巨浪公三妣(庶妣)陈氏,有二子:孟宽、孟仁。而老谱是生七子。

四世祖高千郎公(1383~1446),巨浪公长子。又名千一郎,字子谋,号十一郎,族高,妣程氏、麦氏,生二子:左朋、给仪。居长乐赤岭上清溪。卒葬长乐(今五华)船形坐北向南。后裔分居福建上杭,广西博白、广东省五华县双头赤岭下(千一郎为开基祖),大埔、乐昌、揭西龙潭大埔头(能臣公为开基祖),江苏宁县、泰和、兴国等处。

四世祖成宗郎公(1383~1459),巨浪公第二子。又名成宗、千七郎,字法成、子舟,号族宗。妣李氏、陈氏;生一子:伯盛。居黄肚筲箕洞。卒葬五华潭下龙形,后改葬蛇形。后裔分居五华七都黄坭洞、梅县大坜口、西阳、丙村等处。

四世祖铁三郎公(1386~1450),巨浪公第三子。字子瑞,号 族铁。妣陈氏、程氏;生子未详(待查五华卷)。卒葬登文村甲山庚向。居长乐(今五华)龙村。后裔分居五华大坪村、大方村、董源桥小村新桥坳下、潭下、金坑安流黄泥坳,龙川、曲江、紫金、河源、四川等处。

四世祖六十六郎公(1389~1459),巨浪公四子。原名四十八郎,字族四,号拾□,讳法荣。妣张氏、黄氏;生二子:伯□、伯七郎。居五华双头林湖口荷树下。卒葬石马埔,象形,丙山壬向。后裔分居潭洋渡童子园袁州宜春万载、兴宁罗浮浮塘、龙川、曲江等处。

四世祖仕七郎公(1392~1458),巨浪公第五子。字法昌、法广,号千九郎、族七。官授江西省定南县正堂。妣吕氏、黄氏;生三子:伯一郎、伯三郎、伯十郎。仕七郎公原居长乐县(今广东五华县)潭下桐子园,后迁居兴宁县罗浮城南门外,又迁东门大街。卒葬罗浮和兴下佑岐山下蛇形眼睛穴已山兼丙。后裔分居罗浮大信、小佑、浮美咸水村,龙川、揭西河婆营盘甘园刘,江西永修县大平坑等处。

四世祖仕八郎公(1401~1474),巨浪公第六子。字石真,号族八、千六郎、十二郎。生于明建文三年辛巳(公元1401年)三月初一日午时,卒于成化十年甲午(公元1474年)十月十三日未时,享寿七十四岁,葬和平白鹅形。住五华县潭腰羊渡,分东筦县黄洞。妣张氏、余氏;生一子:子玉。后裔分居五华双头、安流、潭下、梅县洋门、古田、丙村、蕉岭金沙、东莞黄洞、江西兴国茶园岗等处。

四世祖仕九郎公(1405~?),巨浪公第七子。字人俊,号千八郎,族九。妣吕氏;生二子:大八郎、三郎。居五华安流政上。卒葬龟形。后裔分居五华大都、董源桥,江西兴国、万安等处。

第 七 房 巨 波

此祖系广传公之第七子也,杨氏生也。讳涛,号才,字牧村。妣曾氏、谢氏、梁氏、万氏。官授浙江衢州府判官、左堂,四川学政。生于元朝至正廿七年丁未岁(公元1367年)四月初十日午时,卒于明朝景泰元年庚午岁(公元1450年)二月初五日酉时,享寿84岁,葬学堂背,掌上悬珠形。居广东惠州归善县(惠阳)学堂背,后裔分居河源大埔围、梅县、大埔、福建平远、蕉岭、翁源、惠东、深圳南头西丽官龙村,兴宁县大坪、罗浮、罗岗、坜陂镇,江西瑞金、龙泉、会昌、赣州,福建漳州、汀州、武宁、永安等地。妣曾氏,生于元朝至正廿八年戊申岁(公元1368年)七月初四日寅时,卒于明朝正统二年丁巳岁(公元1437年)六月初四日子时,享寿70岁,与夫合葬。妣谢氏,生于明朝洪武三年庚戌岁(公元1370年)十月十八日丑时,卒年不详,葬龟形。妣梁氏,生于明朝洪武五年壬子岁(公元1372年)九月初八日午时,卒于明朝正统十二年丁卯岁(公元1447年)六月十七日申时,享寿76岁,葬三角湖,坐东向西。妣万氏,生殁葬未详。共生五子:登科、登榜、登国、登堂、登祥。

四世祖登科公(1386~1458),巨波公长子。字漱荃、乐耕、族科。官授湖南常德府武陵县令。妣范氏、万氏;生二子:献夫、荣夫(未详)。由兴宁黄陂龙龟洞迁居江西瑞金县,居宁都瑞金县塘背。卒葬瑞瑞金县三角塘背龙形。后裔分居归善、宜春、梅县扶贵、古塘,大埔、惠阳、蕉岭,兴宁大坪兰坑里,罗岗德丰、坜陂大窝里及细窝里,罗浮岩前、上佑、江西信丰等处。

四世祖登榜公(1393~1467),巨波公第二子。字仲咸,号族榜。进士及第。官授江西会昌、龙泉(今遂州)知县。妣徐氏,生七子:乾清、法宪、钦郎、法明、钦三、法旺、万五郎。居江西赣州府会昌县城内。卒葬会昌竹子坝凤形,壬山丙向。后裔分居江西龙泉县罗昌百家村三角塘新安上犹,广东梅县南口、丙村、西阳、丰顺汤坑、朝阳深溪等处。

四世祖登国公(1394~1447),巨波公第三子。字炳寅、陶发,号柱用、族国。进士。官授四川重庆知府。荣禄大夫。妣邝氏、黄氏、郭氏;生二子:促清、仲平。居赣州府信丰县。卒葬江西梅林,狮子滚球形。后裔分居赣州南林、南安、南康、崇义、兴国、永丰等处。

四世祖登堂公(1399~1478),巨波公第四子。字寿山、乐善,号族堂。妣周氏、易氏;生一子:百一郎。居赣州府信丰县三江城内。卒葬信丰三隔坑五马归槽形。后裔分居江西万安、泰和、武宁、永新、永宁,福建漳州、长汀、永安等处。

第 八 房 巨 涟

此祖系广传公第八子,马氏生也,讳优,字子威,官任山东泰安、安徽安庆府尹,生于元至正廿八年戊申岁(公元1368年)二月十三日亥时,卒于明天顺六年壬午岁(公元1462年)七月十八日戌时,享寿95岁。明洪武年间(公元1368-1398年)于兴宁县水口盐米沙筑室开基。祖葬于兴宁市水口镇盐米沙上角马鞍山,鼠子落田形,坐东向西。因祖墓年久,八大房裔孙集资,于1995年农历三月初七日动工,用全海石修复,至十一月初九日竣工园坟,是有关海外及国内数省和省内有关市县裔孙达万人拜祖祭祀。妣张、白、李孺人。妣张氏,于元朝至正廿八年戊申岁(公元1368年)正月初四日午时建生,卒于明朝成化元年乙酉岁(公元1465年)正月二十日未时,享寿98岁,初葬于蓝大坪橘子岗山下,坐东向西,后迁葬于水外上堡洞磜尾,葬于水口上寒婆嶂,大坐人形,坐北向南,至乙丑年修整,但见神骸空,叹息不已,塚成功竣之后随整。妣白氏,葬于涟公坟左边上角,坐南向北(与涟公墓同时于1995年三月至十一月修复竣工)。妣李氏,于明朝洪武十二年己未岁(公元1379年)三月十八日未时建生,卒于明朝天顺八年甲申岁(公元1464年)七月十一日卯时,享寿86岁,葬于宋声镇宋坑尾狮子嶂下,蛇形,坐南向北。生八子:君玹、君琳、帅腿、议十郎、十三郎、七十三郎、八十四郎、九十九郎。

后裔分居兴宁市水口、下堡、宋声、新圩、坭陂、坜陂、永和、刁坊、福兴、宁新、龙田、大坪、罗岗、罗浮等镇,及丰顺、梅县、平远、蕉岭、五华、拮东、拮西、潮州、潮阳、汕头、饶平、惠来、海丰、陆丰、龙川、河源、紫金、惠阳、惠东、博罗、增城、连平、翁源、韶关、曲江、广州、河南、从化、电白以及广西贺县、湖南岳阳、湖北、江西、四川、陕西、北京、江苏彭城、香港、台湾等地。侨居外地者多为新加坡、马来西亚、泰国、越南、印尼等国家和地区。

四世祖君琳公(1386~1465),巨涟公长子。原名法清,字受海、讳族清。妣曾氏、彭氏、罗氏,生四子:贵山、贵廷、贵游、寿山。居兴宁水口盐米水库石子头,建屋一座。卒葬兴宁水口盐米沙石子头,仙人下寨形,坐南向北。后裔分居兴宁下堡光夏、河口、水口水洋、盐新、新圩石崖、蓝布、官峰、坭陂黄垌、柏塘、将军白石下、刁坊大桥曲角里、坜陂赤子树下、福兴乌嶂坑、罗岗中心街、永和盘古石下,海丰、陆丰、丰顺、五华、曲江、四川、江西、兴国、合富县等处。

四世祖君玹公(1390~1458),巨涟公第二子。原名法传,号君元,讳族传。妣曾氏;生二子:法清、廷海(移居江西上饶万罗坑)。居兴宁水口盐米沙。卒葬兴宁水口水洋小河背贵竹坑织妇挑梭形阴穴,坐北,子山兼癸。后裔分居水口洋坳、上石塘、留名堂、洋槐趱布岗、 米筛塘、上石、新圩虎洞、鲤湖、坭陂将军,坜陂烟墩、永和鹤子塘、丰顺、五华、蕉岭潮阳深溪、饶平洋桃、惠来北溪石古、下埔、神泉、揭西良田、博罗、惠州、翁源、从化、四川、江西、湖北、陕西等处。【详见:巨涟长子君玹后裔公分派记 . 四川】。

四世祖公刘君智,原名元浩,字帅腿,号君圣,一名万十郎,讳族元、又讳导,巨涟公之三子也。生于明洪武廿五年(1392年)壬申岁六月初六日寅时。明封帅队将军,驰马游庄,官授镇国大将军。妣郑氏。由兴宁水口盐米沙移居梅县松源。卒葬梅县龙牙村,冲天凤形,已山。传至六世文聪,由梅县松源迁回兴宁水口井溪井联,光华管岭,新圩洋洞坑、老虎塘、坭陂将军大陂头、坜陂鲤塘,梅县、连平、四川、广西等处。在广东、福建两省交界处造庙一座。妣郑氏另葬。生一子:法宣(兴宁族谱为法先,他谱记载,法先有兄弟六人)【详见:巨涟三子君智之文聪公后裔分派记 . 四川】。

四世祖仪十郎公(1395~1449),巨涟公第四子。原名仪四郎,字君达,号宣犹,又号伯传、讳族议。妣柯氏;生五子:千廿一郎、法聪、宁忠(未详)、宁乾(未详)、宁(未详)。由水口盐米沙移居新圩船添天子印开基立业。卒葬丰顺县汤坑赤草村。后裔分居新圩船添天子印、坜陂南方(毛公寨、李陂岭)、宁新城南街背、大坪布骆赤禾塘、肇庆、广州河南宝岗河源、连平、惠东良化、惠阳、龙川,四川、江西等处。

四世祖十三郎公(1399~1487),巨涟公第五子。字伯州,讳族昌。妣黄氏;生一子:桂。居五华。卒葬五华县布尾大塘肚宫背岭,妣葬五华县东十里银坑水。后裔分居兴宁刁坊大桥上、下洋,大桥围、新老寺里、矮岭子、断下坝、黄沙嶂,坭陂铁炉咀、坜陂赤子树下、龙田曲塘、五华、和平、惠阳、河源古岭、高田镇,紫金县古竹、中溪、茶园、柳布、大枫树、陈坑、赤水、龙富,南海、高要,四川、广西、湖南岳阳、江西寻邬、台湾等处。

四世祖七十三郎公(1402~1467),巨涟公第六子。字君禄,号叔平,讳族发。妣杨氏、何氏、王氏;生一子:文贵。始在兴宁下 堡峭陂社侧上片建屋一座,后迁至下堡松林坝龙岗上建屋立业。祖与杨、何妣卒葬下堡松林坝黄坭塘荷畲岭猛虎跳墙形,已山。后裔分居下堡松林坝、先锋社屋角、博溪刘屋角、东坑、光夏柏树下、水口荷 树蓝田、达新赤黎角、宋声塘子坳、小坪畲、灌菜塘、狗臂坑、黄沙洋、大坪畲、刀石背、黄竹薮、官头坪、深坜子,坭陂理中齐陂桥,梅县径义叶华、畲坑、瑶上东门村梅子树下、上黄塘、念桥赤竹坳背、广东惠东、五华、丰顺、澄海、河源、紫金、连平连州、阳山、广西贺县、四川白沙、江西遂川、湖北等处。

四世祖八十四郎(1405~1489),巨涟公第七子。字松睦,号季甫,又名十八郎,讳族城。妣姜氏;生一子:得清。居兴宁水口司背村。卒葬连平州。后裔分居兴宁水口、五华水寨、紫金、惠州、连平等处。

四世祖九十九郎公(1408~?),巨涟公第八子。字伯玉、子宏,讳族宏。生于明永乐六年戊子(1408)年九月初十戌时,卒未详。洪熙年,官授兴宁儒学正堂。妣候氏;生子:长子名未,详移居河源,二子雷丝(雷丝,四川谱为镇元,妣谢氏,生三子:仕晟{四川谱为仕臣}、仕贤、仕宗)。遂居下堡柏树下横岭背寨上,册于上六都民籍,在柏树下开基立业。卒葬宋声镇宋坑尾风吹罗带形。后裔分居宋声渐里、坪畲李子坜、水口岐岭下、邹洞璜塘、达新松树塘、黎湖寨、白照墙,刁坊横江排子岭、福兴高田曾岗围、桃禾墩,五华布尾西山下,丰顺东门外茅坪,紫金龙窝、蓝塘、黄潭浦,蕉岭、平远、河源、增城、高州、电白、连平、阳山、惠东三多祝、潮州、汕头、揭东、揭西良田、四川成都、内江、资州、卢州、铁蛇坝、犍为,江西赣州、吉水、上犹,广西贺县芳林、柳州,湖南、湖北、陕西、北京、香港、台湾等处。【详见:巨涟之后裔镇元公分派记.四川】。

第 九 房 巨 江

此祖系广传公之第九子也,马氏生也。讳吉,字元贞,号炎生。妣许氏、巫氏、杨氏、赖氏、骆氏。官授广西大平府知府、浙江宁波府尹,后封为三海关大将军。生公于明朝洪武二年己酉岁(公元1369年)正月初四日午时,卒于明朝成化二年丙戌岁(公元1466年)三月初十日戌时,享寿98岁,葬大余祖屋背。居江西南安府大余县城内。

后裔分居江西兴国、丰城、安福、泰和、寻邬、吉水、万载、龙南、定南,广东南雄、和平、龙川、翁源、兴宁、惠州、长宁、廉州、深圳布吉板田村,福建永安,山东等地。

妣许氏,生于明朝洪武元年戊申岁(公元1368年)十一月十一日辰时,卒于明朝洪熙元年乙巳岁(公元1425年)十月十八日子时,享寿58岁,葬龟形。妣巫氏,生于明朝洪武五年壬子岁(公元1372年)二月初九日子时,卒于明朝正统四年己未岁(公元1439年)八月初九日申时,享寿68岁,葬龟形。妣杨氏、赖氏,均葬龟形。妣骆氏,生于明朝洪武六年癸丑岁(公元1373年)七月初五日巳时建生,卒年未详,葬龙川七约牛口塘,绣针落形,艮山坤向。共生七子:城清、城河、城海、城沆、城汉、城涌、城池。

四世祖城清公(1387~1488),巨江公长子。字理青、贵初、号族清。妣唐氏、甘氏;生子未详(待查龙川族谱)。居龙川南门黄塘文峰林。卒葬龙川文峰林美女梳妆形。后裔分支七约铁龙潭黄塘文峰林公门、和平、长乐、进贤、兴国、长宁、赣州、大庚、万载等处。

四世祖城河公(1392~1461)、巨江公第二子。原名城柯,字贵东、号族柯,仕十。妣廖氏、郭氏、练氏;生二子:法缘、法兴(福保)。居长宁百口塘。卒葬龙川平越村象形甲山庚向。后裔分居五华万家塘、军屯、二子福保后裔分居连平、仁化腊口、乐昌刘屋、坑背等处。

四世祖城海公(1393~1465)、巨江公第三子。原名城概,讳城海,字贵科、禄昌,号族概。妣黄氏、温氏、欧氏;生一子:千四郎。由梅县迁龙川平越七约潭村居住。卒葬牛塘头海螺形丙山壬向。后裔分居万载、新喻、义宁州浏阳、安福、兴宁罗浮中村等处。

四世祖城沆公(1394~1467)、巨江公四子。原名城疆,讳江,字芳宇,号族□。官授廉州孺学正堂。立业于廉州。妣郭氏;生子未详(待查廉州谱)。卒葬青龙约坪上仙女踏车形。

四世祖城汉公(1397~1465,享寿69岁),巨江公第五子。原名城瀚,讳汉,字三德,号族瀚。妣张氏;生四子:宗礼、宗用、宗利、宗贵。居龙川庄头。卒葬龙川马埔美女形,丁山癸向。后裔分居龙川畲头、拱门里、岗头、马埔、马塘、东水等处。

四世祖城涌公(1398~1484,享寿87岁)、巨江公第六子。字四宣,号族涌。官授云南平西守备。妣骆氏;生五子:富一郎、富二郎、富三郎、富四郎、富五郎。居广东龙川黄庙岭西厢。卒葬黄庙 岭蛇形。后裔分居龙川贝岭、东水、和平双头黄沙浪,惠州学背等处。【详见:巨江六子城涌公后裔分派记. 四川】。

四世祖城池公(1404~1487,享寿87岁)、巨江公第七子。字贵城、五茂、号族驰。官授河南怀庆府副总。妣罗氏、严氏、程氏;生四子:文聪、文联、文□、文□。居龙川七约平越村。后裔分居龙川、兴宁城镇、五华、江西进贤、清江、长宁、池江、临江、万载、泰和、安福、吉水、龙南、定南、赣州、信丰、安远、湖南醴陵等处。

第 十 房 巨 淮

此祖系广传公之第十子也,马氏生也。讳庆,字吾桂。妣余氏、石氏、吴氏、赵氏。官授湖北宝庆府知府、浙江宁波府尹,后调任河南府。生于明朝洪武四年辛亥岁(公元1371年)二月十四日未时,卒于明朝正统五年庚申岁(公元1440年)七月初十日戌时,享寿70岁,葬会昌,鸡形,甲山庚向。居江西南昌府新建县仙嶂村。

后裔分居广东曲江、翁源、乳源、高州、廉州、连州、雷州、徐闻、文昌、新义、广宁、海康、电白,广西钦州、万州、兖州、槟榔,湖南浏阳、桂阳、长沙,江西会昌、石城、兴国等地。

妣余氏,生于明朝洪武五年壬子岁(公元1372年)十月初二日丑时,卒于明朝正统九年甲子岁(公元1444年)六月十五日戌时,享寿73岁,葬钟形。妣石氏,生于明朝洪武三十年丁丑岁(公元1397年)九月十二日丑时,卒年未详,葬人形。妣吴氏,生卒年未详,葬金钟形。妣赵氏,生卒年未详,与夫合葬。生五子:万渊、万习、万忠、万宗、万江。

四世祖 万渊公(1397~1469,享寿73岁),巨淮公长子。字宗源、天锡、号族渊。妣冯氏、曾氏;生四子:法泉、法强、法雷、法升。居韶关翁源。卒葬翁下坑狮形。后裔分居江西南昌、会城、石城、广东乳源、翁源、海康、电白、徐闻、海南文昌、湖南长沙、瑞 州新昌天宝等处。

四世祖万习公(1406~1485,享寿80岁),巨淮公第二子。字宗泰、号族习。官授山西提督学政。妣欧氏、杨氏、冯氏;生一子:志高。居连平州城内。卒葬新安安石连埔甲山庚向。后裔分居徐闻、廉州等处。

四世祖万忠公(1410~1488,享寿79岁),巨淮公第三子。字宗贵、号族忠。官授高州府茂名县儒学。妣康氏、蔡氏、陈氏,生子 未详(待查高州族谱)。居高州吉落司前。卒葬广信府贵溪东门外象形,癸山丁向。后裔分居新义、广宁,江西龙泉(今遂州)、兴国等处

四世祖万宗公(1410~1445),巨淮公第四子。字宗文,号族宗。妣沈氏;生子未详(待查海南族谱)。居雷州府海康县。卒葬雷州龙山,仙人插旗形。后裔分居电白、化州白石城、江西石城等处。

四世祖万江公(1413~1491,享寿79岁),巨淮公第五子。原名万岗,字宗振,号族岗。官授琼州府文昌县城守营。妣卜氏,生三子:永崇、永正、永隆。居海南文昌市。卒葬槟榔市金钩形。后裔分居文昌、槟榔市、廉江、万州、钦州、袁州、湖南长沙、浏阳、桂东、桂阳、醴陵等处。

第十一房 巨 河

此祖系广传公之第十一子也,杨氏生也。讳贞,字子笏。妣梁氏、颜氏、邓氏、罗氏。进士出身,钦点翰林院学士,官授湖南宝庆府、山西提学使,后调任河南归德府尹、山西代州府道,仍回居宁都州瑞金县塘背。生于明朝洪武五年壬子岁(公元1372年)三月初三日卯时,卒于明朝天顺八年甲申岁(公元1464年)六月初四日申时,享寿93岁,葬武平坝头乡四甲猪婆坑,旗形合字形。

后裔分居江西吉安、寻邬、卢陵、建昌、瑞金、兴国、安福、吉水、龙南、定南、赣州、宜春、贵溪、广信、南昌,广东梅县,兴宁县宁新、刁坊、永和、新圩、坭陂、宁中镇,以及平远、蕉岭、紫金、惠州、香港等处。

妣梁氏,生殁年未详,葬龟形。妣颜氏,生于明朝洪武四年辛亥岁(公元1371年)二月初八日未时,卒于明朝正统八年癸亥岁(公元1443年)二月廿五日戌时,享寿73岁,葬瑞金县海角,渴马饮泉形,坐南向北。妣邓氏,生于明朝洪武十年丁巳岁(公元1377年)八月十九日子时,卒年未详,与夫合葬。妣罗氏,生于明朝洪武十三年庚申岁(公元1380年)九月初九日辰时,卒于明朝成化元年乙酉岁(公元1465年)九月初八日亥时,享寿86岁,葬武平小头村,乌鸦落洋形,庚山甲向。生六子:时泰、时济、时通、时贵、时吉、时祥。

四世祖时泰公(1397~1470),巨河公长子。原名能达,字世泰、宁远,号族达、大官。官授朝内大司马。妣董氏、邝氏、谢氏、黎氏;生二子:均盛、均玉。居卢陵县城内。卒葬武平县西门外将军下马形,后迁葬小头村乌鸦落洋形庚山甲向。后裔分居江西吉安、兴国、安福、卢陵、广东五华政上、丰顺、揭阳、萍乡、万载、平江、湖南、陕西、四川等处。

四世祖时际公(1400~1472,享寿73岁),巨河公二子。原名能原,字时济,号族原。官授南京承宣使、布政司。妣易氏、罗氏、洪氏、汤氏;生三子:世瑾、世润、世芳。居吉水县康村。卒葬康村虎形。后裔分居江西吉水、海城,广东蕉岭等处

四世祖时通公(1400~1493,享寿94岁),巨河公三子。原名能渊,又名千三郎,号族时。进士及第。官授潮阳县令。妣萧氏、程氏、康氏,生二子:志聪、志亮。居卢陵东安村。卒葬平远县小柘乡三摺岭下犀牛潭面上飞鹅形。后裔分居龙泉水南坝、长宁,广东兴宁新圩大村高塘井头窝、杨阁山等处。

四世祖时贵公(?~?,享寿93岁),巨河公四子。原名能佩,字宗宪,号族佩,镇四郎,会昌。进士及第。官授永昌府尹,后升兵部员外郎。妣程氏、萧氏、孟氏、胡氏;生二子:志学、志黉。告老还乡。卒葬平远小柘犀牛潭蛇形坐东向西。后裔分居江西龙南、 寻邬、兴国,广东梅县、连平忠信老鸦沙等处。

四世祖时吉公(1407~1489,享寿83岁),巨河公五子。原名能文,字族文,讳显五郎,号龙桂。官授潮阳县指挥使。妣古氏、严氏、高氏、李氏;生三子:仕诚、仕杰(未详)、仕耀(未详)。居江西建昌府城。后裔分居广东兴宁城南义尚围三角塘,宁中鹅一峦头岭,刁坊坪塘、湖岗岭、角子窝,坭陂松塘窝白石下阴城背,永和廉子路新明新柳塘、中心岭禾仓栋、军社围子坝,宁新横湖长坝里等处。

四世祖时祥公(1414~1492,享寿79岁),巨河公六子。原名能寿,号族寿。官授江西广信副总、知府事陛兵部员外。妣邹氏、程氏;生子未详。居贵溪县。卒葬平远县西牛溪虎形。后裔分居江西龙南、定南、宜春、丰宜、广东平远等处。

第十二房 巨 汉

此祖系广传公之第十二子也,马氏生也。讳禄,字祥、天阁。妣黄氏、钟氏、彭氏、古氏。官授司马,赠中宪大夫。生于明朝洪武七年甲寅岁(公元1374年)十月初一日寅时,卒于明朝天顺元年丁丑岁(公元1457年)五月廿四日戌时,享寿84岁,葬新建北门下村,鳅形。居安南府大余县。分居福建汀州、宁化县城、上杭、永定、永丰、漳州、福州、泉州、厦门、长汀,广东肇庆、五华、大埔、揭阳、潮阳、翁源、兴宁县叶塘、新陂、合水镇,以及江西、湖北武昌等处。

妣黄氏,生于明朝洪武六年癸丑岁(公元1373年)五月初四日戌时,卒于明朝正统元年丙辰岁(公元1436年)八月初九日酉时,享寿六十四岁,葬龟形。妣钟氏,生殁年未详,葬人形。妣彭氏,生殁年未详,葬龟形。妣古氏,生于明朝洪武十三年庚申岁(公元1380年)十一月初五日辰时,卒于明朝宣德二年丁未岁(公元1427年)八月十七日戌时,享寿48岁,葬大余县新城市。生四子:念一郎(凤山)、念二郎(凤林)、念三郎(凤祥)、念四郎(凤梅)。

四世祖念一郎公(1392~1457),巨汉公长子。字凤山,号传逊、万球、族凤。官授肇庆、武昌府尹。妣邱氏;生三子:宁远(万深)、万济、万河。居福建宁化石壁洞。祖妣原葬五华梅林游鱼上水形,后迁葬汀州府西门外乌鸦落洋形。祖原住福建宁化石壁洞。后裔分居 广东兴宁坪洋潭坑埔尾、叶塘大众担水塘、合水龙池头、新陂华新崩 岗下,肇庆、紫金、五华、江西会昌、兴国,湖北武昌,四川等处。

四世祖念二郎公(1393~1465),巨汉公第二子。字凤淑,凤林,号族林。妣朱氏、张氏,生二子:绍祖(月华)、绍宗(月梅)。居福建上杭中都司田背。卒葬蜈蚣形。后裔分居长汀、福州、广东五华棉洋、揭阳、海丰、陆丰等处。

四世祖念三郎公(1399~1462),巨汉公第三子。字凤祥,号万庄、族祥。官授肇庆府阳春知县。妣赖氏、曾氏;生三子:口口、口口、旭源。后裔分居福建永安、广东潮安、梅县、大埔等处。卒葬三甲塘。

四世祖念四郎公(1403~?),巨汉公第四子。字凤梅,号族梅。妣游氏、方氏、陈氏、赵氏;生二子:日贵、月贵。居福建漳州府厦门。卒葬福建泉坑,弓形,丙山壬向。后裔分居福州、泉州等处

第十三房 巨 浩

此祖系广传公之第十三子也,马氏生也。讳瑞,字安赴。妣梁氏、罗氏、张氏、胡氏、邝氏。官授贵州省提督刑按察使。生于明朝洪武十五年壬戌岁(公元1382年)五月十五日寅时,卒年未详,葬贵州城内。原居贵州省贵阳城内,后裔分居广西桂林、郁林州、平乐,江西吉安,云南昆明等处。

妣梁氏,生于明朝洪武十四年辛酉岁(公元1381年)四月初九日酉时,卒年未详,葬凤形。妣罗氏,生于明朝洪武十六年癸亥岁(公元1383年)五月十八日午时,卒年未详,葬凤形。妣张氏,生于明朝洪武十八年乙丑岁(公元1385年)九月十四日酉时,卒年未详,与夫合葬。妣胡氏,生殁年未详,葬龟形。妣邝氏,生于明朝洪武廿二年己巳岁(公元1389年)六月十九日子时,卒年未详,葬琼山县,狮形,卯山酉向。生六子:清、昌、利、衍、潜、庆。

四世祖清公(1403~?),巨浩公长子。字广,号月波,盛坤,讳清益。妣陈氏、魏氏、沈氏、范氏;生子未详。居广东惠州府龙川县。卒葬凤形。后裔分居江西吉安、兴国、安福、梧城,广东蕉岭、梅县等处。

四世祖昌公(1405~1489),巨浩公第二子。字坤,盛广,号月灏,族灏。钦点(官授)翰林院大学士。妣唐氏、黄氏、巫氏,生二子:志学、志黉。居贵州城内。卒葬琼州县南门外仙人背剑形。后裔分居江西宜春、萍乡,广西桂林、贵阳、广东平远、四川会理等处。

四世祖利公(1408~1466),巨浩公第三子。原名月庆,字盛薰,号族庆。官授云南都司转运使,卒葬虎形。妣金氏、孔氏,生一子:德仪。居龙泉县曹林马下桥。

四世祖衍公(1410~1494),巨浩公第四子。原名月桃,字盛□,号族桃。官授广西平乐知府。妣冯氏;生子未详(待查《刘氏族谱》抚州卷)。居抚州府许家湾。卒葬抚州府许家湾凤形。

四世祖 潜公(?~?),巨浩公第五子。原名月池,字盛福,号族池。官授广西郁林(今贵县)知府、寻州府永安司。妣乐氏、邓氏、邹氏;生子未详(待查刘氏族谱)贵阳卷)。居贵阳城内。后裔分居江西兴国等处。

注:1957年泰国版"刘氏宗谱"记载,巨浩生六子,第六子庆,而老谱是生五子。

第十四房 巨 深

此祖系广传公之幼子也,杨氏生。原名光,字惠华。妣董氏、田氏、伍氏、邱氏、钟氏。军功起家,官至提锦衣亲军指挥使司、京师(北京)九门提督,即京都指挥使、京府大都督(相当于现北京卫戍区司令员)。生于明朝洪武廿一年戊辰岁(公元1388年)十一月初七日子时,卒于明朝成化三年丁亥岁(公元1467年)十月十九日戌时,享寿80岁,葬大平山,虎形。居福建省崇安县金华围,后裔分居北京海门、顺天府良乡,江西临江府各县,广东翁源,浙江杭州,湖南,广东兴宁县罗浮镇下佑村等地。

妣董氏,生于明朝洪武廿一年戊辰岁(公元1388年)三月初四日卯时,卒年未详,与夫合。妣田氏,生于明朝洪武廿二年己巳岁(公元1389年)九月十六日巳时,卒于明朝景泰四年癸酉岁(公元1453年)五月初十日戌时,享寿65岁,葬江西赣州府瑞金县三角塘,蟹形,坐北向南。妣伍氏,生于明朝洪武廿四年辛未岁(公元1391年)十月十五日亥时,卒于明朝成化五年己丑岁(公元1469年)三月初四日申时,享寿79岁,与夫合葬。妣邱氏,生于明朝永乐十年壬辰岁(公元1412年)七月初十日申时,卒年未详,葬凤形。妣钟氏,生殁年未详,葬龟形。生二子:汤(集昌)、浪(集文)。

四世祖汤公(?~1490),巨深公长子。原名集昌,号族昌、祥德。官授天津卫总兵、陲三边总制。妣韦氏、闵氏、洪氏、冯氏; 生二子:发枝、志融。居北京城海内门。卒葬建昌府莲花形。后裔分居建昌、吉安、福建武平厢坑湖等处。

四世祖浪公(1409~1497,享寿89岁),巨深公第二子。原名集文,字公平,号崇祥,族文。官授朝内一品,荣封三代。妣包氏、孔氏,生一子:宗达。居顺天府(北京)良乡县。后裔分居广东兴宁罗浮浮美下佑小佑、福建、江西临江、兴国、浙江杭州,湖北等处。祖妣卒葬何处未详(待查《刘氏族谱》北京卷)。

——公元二○○三年八月十三日 西珍之裔 峰廷 抄录自川本族谱

——公元二○○五年四月廿四日 峰廷 结合刘光提供的族谱校对

附记:公元二○○五年四月廿一日,广东兴宁刘氏宗亲开七公廿一孙(巨汌房致中系)刘光(家名:刘玉荣)通过互联网发来题为《开七公一子十四孙八十三曾孙概况》的资料。此资料是依据民国十七年(公元1930年11月)开七公廿世孙益吾(谦)辑修的兴宁《刘氏族谱》全谱,并以根据清乾隆四十八年癸卯岁(1783)开七公十六世孙文华殿太学士刘墉撰修《刘氏集注重修族谱》为依据而提供。现对照四川族谱,俱逐一补充校对。以此为记。
——公元二○○五年四月廿六日乙酉岁三月十八日 峰廷 撰记

(http://xinyunxin.home4u.china.com/new_page_270.htm)

A said...

宁化县位于福建省西部,北纬25°58’—26°40’,东经116°22’—117°02’。面积3381.3平方千米。辖4镇、12乡。人口34.64万。通行闽西客方言清宁话。
  宁化是全国商品粮基地县、省重点林区县之一。农副产品有稻米,大豆、烤烟、莲子、香菇、红菇、笋干、松脂、油桐籽、油茶籽、棕片,蔺草、苎麻、木薯、生姜,茶叶(延祥茶、孔坑茶、巫高雨前茶著名),西瓜、桃、梨、李、柑橘,中药材,魔芋、薏米、猕猴桃,特产宁化田鼠干,牛角椒列全国人大名椒榜首。工业有能源、矿产、化工、机械、建材、纺织、森工、服装、轻工、电子、食品、医药、造纸等门类。公路以省道102、206、207线为主干,通车里程 809.3千米。
  主要城镇——翠江(翠华):县人民政府驻地,郭沫若祖籍地。泉上:东北部集镇,原苏维埃泉上县驻地。安远:闽赣边界集镇,苏维埃彭湃县(1933)。闽赣省党政军机关 (1934)曾驻此。河龙:“河龙米”曾为贡品,特产牛角椒。湖村:清代著名诗人画家黄慎故里,苏维埃彭湃县曾驻此,锣鼓坪为中央红军长征出发地之一,岩溶地貌景观引人入胜。治平:“竹纸之乡”,特产书画用“玉扣纸”。
  城北有革命纪念馆,城郊有区苏维埃政府(中山)。保卫局(小溪边老佛庵)、民政局(双虹张家弄)、红军医院(薛家坊谢氏祠)旧址。泉上土堡为1933 年彭德怀率东方军由赣入闽首战纪念地,延祥村尚存明代建筑群。天鹅洞为东北部溶洞群景区的代表,老虎岩溶洞曾出土大量第四纪哺乳动物化石。水茜乡石寨村有杉木王群。石壁镇石碧村为客家祖地,仅台湾同胞中就有60多个姓氏600多万人的祖籍源于此地。游览地还有东华山、龙王潭。

(http://www.fjta.com/ sanming/ninghua/)

A said...

客家刘祥至开七公世系探讨

刘姓有一个最庞大的支系——客家刘氏。这个支系虽然不见载于任何中国正史,但却人丁兴旺,人口占今日刘姓的十之三四;而且其成员移居海外的特别多,是刘姓家族中最具有开拓精神的家族。

据多种刘氏族谱记载,客家刘氏在刘姓大家族中属于中山刘氏大宗,出自中山靖王刘胜和三国蜀主刘备之后,其开基始祖,是从光州固始入闽的刘祥。但是,对于刘祥本身的情况以及其祖先的来源与传递世系,则众说纷纭,莫衷一是。

㈠、广东世系之一(兴宁刘氏族谱):1刘祥→2天锡→3刘沐→4龙图→5刘任→6若还→7参常→8德洪→9月清→10梅→11富山→12春田→13贵盛→14刘龙→15开七→16广传。

㈡、广东世系之二(客家刘氏古代世系表):1刘祥→2天锡→3刘沐→4龙图→5刘任→6若还→7参常→8德洪→9月清→10梅→11富山→12福高→13子翬(文平)→14刘瓒→15世刘源远→16世刘诏→17世刘宗臣→18世刘贵盛→19刘龙→20开七→21广传。

㈢、成都世系:1刘祥→2天锡→3刘沐→4若还→5刘向→6龙图→7刘任→8参常→9德洪→10月清→11梅→12富山→13福高→14文平→15刘瓒→16世刘源远→17世刘诏→18世刘宗臣→→19刘龙→20开七→21广传。

㈣、湖南平江世系:1刘祥→2天锡→3刘沐→4龙图→5刘任→6若还→7参常→8德洪→9月清→10梅→11富山→12福高→13文平→14刘瓒→15世刘源远→16世刘诏→17世刘宗臣→18世刘贵盛→19刘龙→20开七→21广传。

一、湖南平江刘氏大同宗谱

客家刘氏大约形成于唐朝末年,他的开基始祖是刘祥或者叫刘翔。客家刘氏进入福建以后的第一个据点,是福建古汀州宁乡县石壁,这也是中国客家人的共同聚居之地。

客家刘氏自刘祥入闽肇基以后,世世代代都聚居在福建宁化石壁。

这支从中原入闽的刘氏家族,自唐未经五代到北宋时期,人丁繁衍不旺,家族势力不强,只是地方上一支很普通的宗族。虽然族谱上也记载有一些人物曾中举登科,为官入仕,但在正史上却根本没有这支刘氏家族的足迹。

客家中代第1世始祖刘祥,夫人张氏,生四子:刘天锡、刘天瑞,刘天明、刘天成。

2世刘天锡,钦点翰林院学士,官任兵部尚书,享寿98岁,人称"百岁翁"。夫人李氏,生三子:刘洵,刘沐、刘招。

3世刘沐,钦点状元,博学多才,曾主持撰修客家刘氏的第一部族谱。夫人陈氏,生四子:刘龙图、刘凤图、刘河图、刘书图。

4世刘龙图,或作刘珑图,钦点翰林院学士,夫人黄氏,生三子:刘任、刘琦(迁江西南昌府)、刘修。

5世刘任,官任河南巡抚。夫人程氏,生二子:刘若还、刘若连。

6世刘若还,夫人罗氏,生三子:刘参赞、刘参丈、刘参常。

7世刘参常,进士出身,官任河南怀庆知府。曾创建客家刘氏的第一座家庙--汀州刘氏家庙,以祭祀始祖刘祥和远祖三国鲁王刘永。夫人谢氏,生四子:刘德洪、刘德量、刘德广、刘德权。

8世刘德洪,官任大司马。夫人张氏,生三子:刘昌桂、刘显荣、刘月清。
9世刘月清,官任顺天府参政,为政廉洁奉公,为世人称道。夫人华氏,生三子:刘柏、刘梅、刘松。

10世刘梅,夫人王氏,生四子:刘富山、刘富寿,刘富图、刘富荣。

11世刘富山,夫人徐氏,生三子:刘国泰、刘福高、刘春田。

12世刘福高,官任四川重庆府太守。夫人安氏,生二子:刘文平、刘文尉。

13世刘文平,进士出身,官任山西按察司。为官正直无私,才能出众,政绩卓著。又是有名的孝子。夫人窦氏,生一子:刘瓒。

14世刘瓒,官任宰相,朝野钦敬。退休后荣归宁化故里。夫人廖氏,生一子:刘源远。

15世刘源远,官任兵部大都堂。夫人郭氏,生子刘诏。

16世刘诏,不仕,家财万贯,乐善好施。夫人张氏,生三子:刘宗臣、刘宗相、刘宗卿。

17世刘宗臣,号石波,官任虔州通判,赠金紫光禄大夫。享寿82岁。生八子:刘贵盛、刘贵和、刘贵美,刘贵顺、刘贵安、刘贵乐、刘贵昌、刘贵隆。

18世刘贵盛,官任浙江金华府尹。夫人赵氏,生四子:刘龙、刘虎、刘凤、刘凰。
19世刘龙,字景庆,官任湖广布政使司,后升为河南巡抚。刘龙有谢氏、李氏、陈氏3位夫人,共生九子:刘开一、刘开二、刘开三、刘开四、刘开五、刘开六、刘开七、刘开八、刘开九。

面所列是在各种客家族谱中最常见的一种传递世系,如台湾谱、江西中华通谱、瑞金谱、湖南板桥谱、广西谱均相同。这种世系从宁化开基始祖到客家近代大显祖刘开七是20代。

二、广东兴宁刘氏谱

福建初世祖公刘祥,妣张氏。祥公官授迪功左侍郎,原居婺州府金华县,因黄巢起义于唐僖宗乾符年间(公元八七四至八七九年),携子及孙移居福建汀州府宁化县,住居石壁乡铜鼓村,地名葛藤凹。葬于石壁洞,八仙下棋形,坐西向东,与妣双修。生四子:天锡、天瑞(字越,号英伯,妣陈氏)、天明(字赵,号均伯,妣何氏)、天成(字通,号平伯,妣黄氏)。有三子移居福建。

二世祖公刘天锡,字锡,号隆伯,妣曾氏。唐懿宗时(公元八七三至八八八年)为翰林学士,官授观察使,值黄巢起义奉父移居福建汀州府宁化县石壁乡,地名葛藤凹。享年九十八岁。葬于福建汀州府宁化县黄竹沥,七星伴月形,坐东向西,与妣曾氏合葬。生三子:洵、沐、沼。

三世祖公刘沐,字允澄,妣陈氏。沐公葬于汀州府宁化县石壁洞,走马举鞍形。妣陈氏葬于角公坑羊形。生四子:龙图、凤图、河图、书图。

四世祖公龙图,字道礼,妣黄氏。龙图公﹝状元),官授福建泉州府儒学正堂,葬于汀州府宁化县江村,地名东山,猛虎跳墙形,坐东向西。与妣黄氏合葬。生三子:任、鐐(迁江西南昌)、修。

五世祖公刘任,字尧智,妣陈氏。任公宋开宝时(公元九六八至九七五年)官授河南怀庆府大夫,葬于汀州府宁化县地名栏背村,犀牛望月形,坐西向东,妣陈氏双修。生二子:若还、若连。

六世祖公刘若还,字贵钟,妣罗氏。若远公官授当朝一品郎,浙江荣禄大夫,葬于汀州府宁化县地名福村,呇海螺形,坐南向北,与妣罗氏合葬。生三子:参赞、参丈、参常。

七世祖公刘参常,字从之,妣谢氏,卢氏。宋太宗兴图八年(公元九八三年)官授河南天庆府。曾创建客家刘氏第一座家庙——汀州刘氏家庙,以祭祀始祖刘祥和远祖三国鲁王刘永。葬于汀州府宁化县地名大庄村,真武踏龟形,坐东向西,妣谢氏、卢氏合修。生四子:德洪、德量、德广、德权。

八世祖公刘德洪,字伯喜,妣张氏。德洪公官授大司马,享年九十八岁,葬于福建汀州府宁化县地名丰头沟,凤形,坐西向东,与妣张氏合葬。生三子:昌桂、显荣、月清。

九世祖刘公月清,字照龙,妣华氏、吴氏、張氏。月清公官授江南判置使,葬于福建汀州府宁化县百石村溪口上游,鳌鱼形,坐东向西。生三子:柏、梅、松。

十世祖公刘梅平,字梅。妣王氏、钟氏。梅平公官授浙江杭州府,享年一百零六岁,葬于福建汀州府宁化县,背凤形,坐南向北,考妣合葬。生四子:富山、富寿、富图、富荣。

十一世祖公刘富山,妣徐氏。富山公官授四川重庆府中宪大夫,葬于福建汀州府宁化县岗头坑,牛眠形。与妣徐氏合葬。生三子:国泰、福高(后裔五世孙刘义迁海南)、春田。

十二世祖公刘春田,名宗臣,字世茂,号石波,妣李氏。宋高宗时官授紫金光禄大夫,后赐虔州判,寿八十二岁,原葬于福建福村水护塘,仙人面咽喉穴,鉎水封闭冢,世号铁坵墓志,后迁葬宁化县石壁洞,五虎擒羊形。妣李氏,葬于福村。生八子:长子贵盛,妣赵氏,浙江金华府。二子贵和,妣王氏,安邑县令。三子贵美,妣李氏,湖南长沙令。四子贵顺,妣张氏,云南观察使。五子贵安,妣孙氏,江西瑞金。六子贵乐,妣黄氏,曲江县。七子贵昌,妣熊氏,赣州府。八子贵隆,妣龙氏,江南判署使。

十三世祖公刘贵盛,字仁湖,妣赵氏,浙江金华府。祖妣合葬于宁化县兔子望月形。生子四个:长子龙、次子虎、三子凤、四子凰。派分各处。唯龙公守马迹而不移虔州(系江西赣州府号)。

十四世祖公刘龙,字景庆,号景德,妣谢氏、陈氏。龙公官授吉安府卢陵县令,后升河南宣抚使。享寿73岁。葬于宁化县白池村,风吹罗带形。妣谢氏、陈氏,不详。生九子:开一(妣廖氏)、开二(妣郑氏)、开三(妣唐氏)、开四(妣宋氏)、开五(妣宋氏)、开六(妣骆氏)、开七、开八(妣张氏)、开九(妣马氏)。

三、成都刘氏

总录祥公在福建传十八代祖号:

刘公讳祥,自南京始迁福建汀州府宁化县。刘锡公、刘沐公、刘若远公、刘向公、刘龙图公、刘任公、刘叁常公、刘德洪公、刘月清公、刘梅平公、刘富山公、刘福高公、刘文平公、刘瓒公、刘源远公、刘昭公、刘宗臣公、刘龙公。以上皆宁化县石壁洞居住。 刘公讳开七,自福建迁广东。

其实成都刘氏族谱也来源于广东族谱,本人从收集的我支十八本和另支十三本族谱资料来看。大部分是采用的仅以上二十一世系,只有三支采用了十六世系。成都刘氏族谱对各位祖公的生卒生平也作了如广东族谱、湖南平江刘氏大同宗谱详细介绍,这里就不作详细介绍了。



以上所述四支世系,我认为应采取尽量严谨、客观的态度,弥补已有族谱谱系的缺陷,力求准确,其世系只能尽量求准确,以示尊重和传承,建议采用刘祥至开七的二十一代的世系。因为在认祖归宗时,使其我刘氏宗亲不掉一支派,这样就不失我们续写刘氏族谱的初衷了。

现将刘祥至开七公的二十一代的世系详细介绍如下:

121、福建初世祖公刘祥,妣张氏。祥公官授迪功左侍郎,原居婺州府金华县,因黄巢起义于唐僖宗乾符年间(公元八七四至八七九年),携子及孙移居福建汀州府宁化县,住居石壁乡铜鼓村,地名葛藤凹。葬于石壁洞,八仙下棋形,坐西向东,与妣双修。生四子:天锡、天瑞(字越,号英伯,妣陈氏)、天明(字赵,号均伯,妣何氏)、天成(字通,号平伯,妣黄氏)。有三子移居福建。

122、二世祖公刘天锡,字锡,号隆伯,妣曾氏。唐懿宗时(公元八七三至八八八年)为翰林学士,官授观察使,值黄巢起义奉父移居福建汀州府宁化县石壁乡,地名葛藤凹。享年九十八岁。葬于福建汀州府宁化县黄竹沥,七星伴月形,坐东向西,与妣曾氏合葬。生三子:洵、沐、沼。

123、三世祖公刘沐,字允澄,妣陈氏。沐公葬于汀州府宁化县石壁洞,走马举鞍形。妣陈氏葬于角公坑羊形。生四子:龙图、凤图、河图、书图。

沐公博学多闻,当值黄巢起义随父迁居宁化县石壁乡地名葛藤凹,虽天下刘氏各派,不仅祥公一人,而乘汉种之真传惟祥卓三而已,至后晋天福二年(九三七年)丁酉岁春月修立族谱,而承先启后至今,得知祖宗来历,皆沐公之功也。

124、四世祖公龙图,字道礼,妣黄氏。龙图公﹝状元),官授福建泉州府儒学正堂,葬于汀州府宁化县江村,地名东山,猛虎跳墙形,坐东向西。与妣黄氏合葬。生三子:任、琪(迁江西南昌)、修。

125、五世祖公刘任,字尧智,妣陈氏。任公宋开宝时(公元九六八至九七五年)官授河南怀庆府大夫,葬于汀州府宁化县地名栏背村,犀牛望月形,坐西向东,妣陈氏双修。生二子:若还、若连。

126、六世祖公刘若还,字贵钟,妣罗氏。若远公官授当朝一品郎,浙江荣禄大夫,葬于汀州府宁化县地名福村,呇海螺形,坐南向北,与妣罗氏合葬。生三子:参赞、参丈、参常。

127、七世祖公刘参常,字从之,妣谢氏,卢氏。宋太宗兴图八年(公元九八三年)官授河南天庆府。曾创建客家刘氏第一座家庙——汀州刘氏家庙,以祭祀始祖刘祥和远祖三国鲁王刘永。葬于汀州府宁化县地名大庄村,真武踏龟形,坐东向西,妣谢氏、卢氏合修。生四子:德洪、德量、德广、德权。

128、八世祖公刘德洪,字伯喜,妣张氏。德洪公官授大司马,享年九十八岁,葬于福建汀州府宁化县地名丰头沟,凤形,坐西向东,与妣张氏合葬。生三子:昌桂、显荣、月清。

129、九世祖刘公月清,字照龙,妣华氏、吴氏、張氏。月清公官授江南判置使,葬于福建汀州府宁化县百石村溪口上游,鳌鱼形,坐东向西。生三子:柏、梅、松。

月清公于于宋神宗元年(一○六八年)至二年和宋元丰二年己未岁(一○七九年)孟春吉旦增修族谱,以继沐公之遗徽。

130、十世祖公刘梅平,字梅。妣王氏、钟氏。梅平公官授浙江杭州府,享年一百零六岁,葬于福建汀州府宁化县,背凤形,坐南向北,考妣合葬。生四子:富山、富寿、富图、富荣。

131、十一世祖公刘富山,妣徐氏。富山公官授四川重庆府中宪大夫,葬于福建汀州府宁化县岗头坑,牛眠形。与妣徐氏合葬。生三子:国泰、福高(后裔五世孙刘义迁海南)、春田。

132、十二世刘福高,官任四川重庆府太守,葬于福建汀州府宁化县黄茶铺,美人照镜形,坐西向东,妣安氏合葬。妣安氏,生二子:刘文平、刘文尉。

133、十三世刘文平,进士出身,官任山西按察司。为官正直无私,才能出众,政绩卓著。葬于宁化县地名罗洞村,出水莲花形,与妣梁氏合葬。守父墓三年,称孝子。生二子:瓒、珂。

134、十四世刘瓒,官任宰相,朝野钦敬。退休后荣归宁化故里。葬于福建汀州府宁化县石壁洞,狮子形,坐西向东。妣廖氏,生一子:源远。

135、十五世刘源远,字宁远,官任兵部大都堂,葬于福建汀州府宁化县石壁洞寨下,白马渡江形,坐东向西。妣郭氏,生子:刘昭。

136、十六世刘昭,不仕,家财万贯,乐善好施。于福建汀州府宁化县石壁洞水口上游,鳌鱼形,坐西向东。妣张氏,生三子:宗臣、宗相、宗卿。

137、十七世祖公宗臣,字世茂,号石波,妣李氏。宋高宗时官授紫金光禄大夫,后赐虔州判,寿八十二岁,原葬于福建福村水护塘,仙人面咽喉穴,鉎水封闭冢,世号铁坵墓志,后迁葬宁化县石壁洞,五虎擒羊形。妣李氏,葬于福村。生八子:长子贵盛,妣赵氏,浙江金华府。二子贵和,妣王氏,安邑县令。三子贵美,妣李氏,湖南长沙令。四子贵顺,妣张氏,云南观察使。五子贵安,妣孙氏,江西瑞金。六子贵乐,妣黄氏,曲江县。七子贵昌,妣熊氏,赣州府。八子贵隆,妣龙氏,江南判署使。

138、十八世祖公刘贵盛,字仁湖,妣赵氏,浙江金华府。祖妣合葬于宁化县兔子望月形。生子四个:长子龙、次子虎、三子凤、四子凰。派分各处。唯龙公守马迹而不移虔州(系江西赣州府号)。

139、十九世祖公刘龙,字景庆,号景德,妣谢氏、陈氏。龙公官授吉安府卢陵县令,后升河南宣抚使。享寿73岁。葬于宁化县白池村,风吹罗带形。妣谢氏、陈氏,不详。生九子:开一(妣廖氏)、开二(妣郑氏)、开三(妣唐氏)、开四(妣宋氏)、开五(妣宋氏)、开六(妣骆氏)、开七、开八(妣张氏)、开九(妣马氏)。

同胞二叔祖刘虎,妣方氏、李氏,官授湖广武府布政,后任河南开封抚院,生二子;开宗、开亮。同胞三叔祖刘凤,妣朱、林二氏,官授江南淮安府总镇,生三子:开福、开禄、开寿。同胞四叔祖刘凰,妣赖、邱二氏,官授江西南昌府按察,后留漳州,有四子不详。

注: 以上十九代祖先,唐僖宗乾符年间(公元八七四至八七九年),因黄巢起义迁居福建汀州府宁化县石壁乡,地名葛藤凹。以刘祥公为福建始祖,传十八代。其字辈为﹝以便记忆):祥天沐图任,若参德月梅,富福瓒远昭,宗贵龙开广。

140、二十世祖公刘开七,字必高,号仁创。妣龚氏、黄氏。生于福建汀州府宁化县石壁乡,宋宁宗嘉定年间(公元一二○八至一二二四年),官授广东潮州府都统制(总镇)。未回原籍,立业梅州即程乡县。率兵往兴宁岗背,平黃彦章之乱(剿匪)殁于营,葬于广东惠州府兴宁县北厢岗背岭高车头黄蜂樟,下行山象形,巽山乾向。开七公之墓,康熙三十九年(一七○○年)庚辰岁十一月二十三日子时重修坟墓。又于乾隆八年(一七四三年)癸亥岁仲冬月十一日子时,再次阖族重修。并在冈背榕树下村距坟五里许,将本宗私屋改建为太宗祠一座,定期每年正月十九日夜祭祠,二十月扫墓。1983年癸亥二月十三日寅时重修祖墓,后修祖祠。祖墓祖祠,灵气重光,长发其祥。其部分子孙迁居兴宁北厢龙归洞,走马岭下开基立业。妣龚氏、黄氏与公合葬。生二子:广传、广信。

141、二十一世祖公刘广传,字弁,号清叔,于宋宁宗嘉定元年(公元一二○八年)生于福建汀州府宁化县石壁乡。廿七岁时,于宋理宗端平二年(公元1235年)乙未进士及第,官授江西赣州府瑞金知县(从六品),因筑城建学,平洞寇有功,擢迁为秩(朝官)奉议郎(正四品)。卒于京职。妣马氏、杨氏(妾)。夫妇合葬于瑞金县三角塘,背龙形眼睛穴。兴宁、长乐、龙川、上杭、程乡五县子孙合议至江西瑞金县移马氏妣筋骸回惠州府龙川县,葬于地名田头潭虾墓,落井形,坐东向西。广传公生十四子(马氏生九子,杨氏生五子),即十四大房。此代人丁兴旺,支派益繁。明清以后,客家刘氏十四大房子孙又纷纷向闽粤以西地区和以南洋为主的海外迁移扩张。到今天,客家刘氏已广泛分布于中国闽、台、两广、两湖、四川、港澳等地区和南洋、欧美等世界各国,成为世界刘氏最重要、最庞大的宗族。
刘峰廷 2004年10月20日

(http://xinyunxin.home4u.china.com/new_page_58.htm)

A said...

客家刘氏历史演变

全国的刘氏派系分支甚多,客家刘氏就是其中的一大支派,隶属于中山刘氏大宗,以唐代僖宗年间,为避黄巢战乱,从光州固始迁居福建省汀州府宁化县石壁洞村,繁子衍孙,现在的后裔主要聚居江南各省。而我惠州的刘氏就是客家刘氏之中的一支脉,以开七公为近代肇基始祖。纵观各地刘氏,都因在近代的十年文化浩劫之中,宗庙、家乘被毁,失却了自己的族谱源流,昭穆亲疏难辨,难于续谱,故撰此文以正我客家刘氏根源。

广东兴宁《刘氏族谱》对客家刘氏历史播迁概括为:始于陶唐,显于三代,著于春秋,盛于汉室,派衍中山,望著涿郡,积庆洛阳,蜚声闽峤。

据我刘氏族谱记载:客家刘氏源自帝尧。帝尧原姓伊祁,名放勋,因其母亲庆都生尧于丹陵,育于伊侯之国,后又徙耆(今山西省太原市祈县),故曰伊耆(祈)氏;在十三岁时因佐兄弟有功,而受封于陶(即今山东省荷泽市定陶县),到十五岁复封于唐(今河北省保定市唐县)为唐侯,故又为陶唐氏。帝尧共生九子,其中第九子源明公受封于刘邑(今河北省唐县),裔孙遂以邑为氏,为刘氏之始也。

再传18 世至夏朝累公,据《左传》记载,他出生很奇特,一生下来两手掌中即有特殊的掌纹,形似“劉累”二字,故取名刘累。年轻的刘累即离开家乡,到豢龙氏族中学习驯养龙的本领,学成后就被夏帝孔甲召入宫中负责养龙,后御龙有功,封为“御龙氏”,赐居豕韦(今河南省滑县西南韦乡),故又为“豕韦氏”。

秦朝末年,秦皇朝暴虐天下,焚书坑儒,欲绝文笔,苛捐杂税,以至生灵塗炭,民不潦生,而秦皇室却极度挥霍,汉高祖刘邦(刘氏第75 世祖)在看到秦始皇出游的壮观场面时,即立下“嗟呼,大丈夫当如此也!”的鸿鹄之志,然后斩白蛇举义,殊秦灭项,历时五年而创立汉家天下,共传24帝 426年;在汉景帝三年(公元154年),景帝封其第八子刘胜公为中山靖王,治庐直隸定州(今河北定州市),出彭城郡(今徐州市),后世即以“彭城”为堂号。

进入三国时代,刘备公与河东关羽、涿郡张飞桃园结义,并三请诸葛亮为军师,与曹操、孙权连年交战,至公元221年称帝于成都,国号曰蜀。当时备公次子刘永公首封鲁王,后被后主刘禅改封甘陵王。因被宦人(大监)黄皓阻拦,十余年不能见后主,遂于曹魏咸熙元年(公元264年)东迁洛阳(今河南洛阳),繁衍生息,子孙昌盛。

唐末僖宗乾符年间,刘氏第121世祖祥公为避黄巢之乱,偕子天锡公避居福建汀州府宁化县石壁洞(即现在的三明市宁化县),为刘氏入闽始祖。第123世祖沐公博学多闻,有状元之才,在后晋天福2年(公元937年)承先启后而首修(客家)族谱,以明昭穆之序。

第135 世祖开七公,字必高,号三郞,宋朝末年,官授广东潮州都统制,率兵至兴宁岗背平黄彦章之乱,殁于营,葬于广东省兴宁县岗背黄峰嶂下---行山象形鼻穴(巽山乾向),故被尊为客家刘氏之近代肇基始祖。近代二世祖广传公在任江西省瑞金知县时,令其十四房裔孙之中的部分迁回兴宁,于是唔等祖辈由闽入粤,定居广东省兴宁市,在兴宁岗背榕树村建刘氏大宗祠一座,堂号“爱敬堂”,定于每年农历正月十九夜祭祠,二十日扫墓,永为定祀。

客家刘氏近代二世祖广传公生十四子,八十一个孙子,360个曾孙,分布江南各地居住。因裔孙居住各地,故广传公作了一首认宗诗,方便客家刘氏的认祖归宗:

骏马骑行各出疆,任从随地立纲常;

年深外境皆吾境,日久他乡即故乡;

早晚勿忘亲命语,晨昏须顾祖炉香;

苍天佑我卯金氏,二七男儿共炽昌。

客家刘氏经过以上多次的辗转迁徙,始定居广东兴宁岗背等地,尔后再次分迁珠江三角洲、粤东、粤北、港台及马来半岛等世界各地,在各地安身立命,世代繁衍,形成了客家刘氏支派。
——公元二OO四年十月二十二日 峰廷 摘录于刘爱民的文章

(http://xinyunxin.home4u.china.com/new_page_69.htm)

A said...

兴宁市位于广东省东北部,扼东江、韩江上游,地跨东经115°30′至116°,北纬23°50′至24°37′。北部与江西省寻邬县毗邻,东北部与平远县、梅县相接,东部与梅县交界,南部与丰顺县、梅县相连,西北部与龙川县相邻,西南部与五华县接壤。全市总面积2104.85平方公里。市委、市政府所在地兴城镇位于300多平方公里的宁江盆地中部,是粤、赣、闽三省陆路交通枢纽,粤东北部主要商品集散地,梅州市次中心城市,兴宁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城区规划面积51.9平方公里,至2003年建成面积12.8平方公里。兴城距广州377公里,至深圳347公里,至汕头185公里,至韶关407公里,至江西寻邬县128公里,至福建龙岩282公里,至梅州城57公里。
(http://www.xingning.gov.cn/xngk.htm)

A said...

台山各姓谱牒记载,大多是从南雄珠玑巷迁来的,且多与胡妃(或说苏妃)有关。在编辑过程中,我们发现避胡妃之难与97户33姓的南迁,其实是发生于不同年代的两回事,其发生的时间,前后相差竞达几十年甚至一百多年,是前人在修谱时不加细察,而把它们混淆在一起了。
让我们举例先看看各谱的记录:
曹氏谱载:先祖曹汝端于宋宁宗期间( 1195~1224)因苏妃之乱,偕同罗贵等97户33姓,由南雄珠玑巷南迁而来。
六村陈氏谱记载:先祖陈猷于南宋开禧元年(1205)因避胡妃之乱由南雄珠玑巷首迁新会石头后,再迁台山;
冲泮陈氏谱记载:陈谟在宋乾道九年(1173)生于南雄珠玑巷沙水村,终于淳祐壬寅年(1242),因胡妃之乱,由南雄迁来古冈州新会杜阮,后由杜阮迁德行里(即今台山冲泮)。
刘氏谱载:因胡妃之乱……乃随罗贵祖等97户于宋开禧元年(1205)三月十六日南迁……
以上四谱记载的时间都在开禧年间。
而谢氏谱记载的却是宋高宗绍兴元年(1131),麦氏谱和汶村陈氏谱记载的则是宋度宗咸淳八年(1272年)因避胡妃之祸而南迁。
这样,胡妃之祸发生的时间就有三个:高宗绍兴元年(1131)、宁宗开禧元年(1205)和度宗咸淳八年(1272)。这使我产生疑问:胡妃之祸是否实有其事?它究竟发生在哪一年?97户33姓南迁,是否真的同它有关?
胡妃故事梗概,各谱的记载一样,只是细节略有不同,其主要人物的名字略有出入,有的把胡妃写成苏妃,把黄贮万写成张贮万,把罗贵祖写成罗贵或贵祖。且举谢氏谱为例:
宋季间,有宫人苏氏,貌美性淫,贪私无已。一夕,上幸宫,失调雅乐,上怒,命下冷宫。时季宋宫禁不严,妃乃潜逃,无人知觉(引者注:另有一说苏妃与东宫不合,越宫潜逃),自度不可复入,因扮作游妇,混杂京省,踪迹漂泊,所遇辄投。时有富民黄贮万,系南雄府始兴郡保昌县牛田坊人。贮万备船运粮上京,遂得至关口市下湾泊船只,备牲酬福。时有妇歌舞近前,似有献媚之态。万见女貌美,稍有意挑之,女即下船与万言娓娓不已,愿托以终身之事,因载而归。后来上行敕复取苏妃,而不知逃亡矣。上怒,敕兵部尚书张钦行文各省缉访,经年无迹,乃复上准歇,不行追究。不知贮万所遇女子,即苏妃也,已改姓,贮万已纳之为宠妇矣。一日其家人刘壮因隙出走,扬泄弊端,传溢京省。兵部官知此,恐上究因,乃诈谓民违法作孽,会同五府六部所有文武官僚共掩前迹,密行计议,欲芟洗其地灭迹。伪称南雄府保昌县牛田坊有贼作乱,流害良民,冒挟圣旨准行,以南雄府始兴郡保昌县牛田坊地方,择地建筑寨所,聚兵镇守,庶国泰民安等事。时贵祖(引者注:即珠玑巷贡生罗贵)有婿梁乔辉,现在京都任兵部职方司,得闻声息,遂遣家人密报,未旬月,部文行批,立令照议,严行迁徙。时始兴郡牛田坊五十八村居民亿万之众,莫不嗟怨惶惶。惟珠玑里居民九十七家,贵祖密相通透,团集商议,以为南方烟瘴地面;土广人稀必有好处,大家向南而往,但遇是处江山融结,田野宽平,及无恶势把持之处,众相开辟基址,共结婚姻,朝夕相见,仍如今日之故乡也……即签名团词,赴县陈告,准立文案文引,仍赴府告准案结引,立号编甲,陆续向南而行。”
那么,胡妃(或苏妃)之乱,是否真有其事,其发生的年代究竟如何?查(宋史?后妃列传),从高宗到度宗130多年间,均无胡妃(或苏妃)其人,更无后妃逃出宫禁的记录。而据《宋史?贾似道列传》则载:“理宗崩,度宗又其所立……八年,明堂礼成,祀景灵宫,天大雨,似道期帝雨止升辂,胡贵嫔之父(宋季三朝政要卷四记作胡贵嫔之兄)显祖为带御器械,请如开禧故事,却辂乘逍遥辇还宫,帝曰平章云云。显祖绐曰,平章已允乘逍遥辇矣。帝遂归。似道大怒曰:臣为大礼使,陛下举动不得预闻,乞罢政,即日出嘉会门。帝留之不得,乃罢显祖,涕泣出贵嫔为尼。始还。”这里的胡贵嫔,是否就是各谱中记载的胡贵妃?若据此,则贵妃出宫确有其事。胡贵嫔出家为尼之后,再从寺庙中逃出然后为黄贮万所得,这虽然是传说,也是极有可能的。我们再来看麦氏谱的记载,就更为明白了:“溯我族由南雄下之始,据旧谱云:宋度宗咸淳八年九月,祀明堂,贾似道为大礼使。礼成,幸景灵宫。将还,遇大雨,似道期帝雨止升辂。胡贵嫔之兄显祖为带御器械请如开禧故事,却辂乘逍遥辇还宫。帝曰:平章得毋不可。显祖绐曰:平章己允。帝遂归。似道大怒曰:臣为大礼使,陛下举动,不得预闻,乞罢政,即日出嘉会门。帝固留之不得,乃罢显祖,涕泣出贵嫔为尼,似道始还。由是贵嫔出宫,作钞化状,肆行丐食。有南雄保昌县富民张贮万,运粮入京,船泊关口市。备牲酬福。此女下船乞食,衣虽褴褛,而艳异常人。张怜其无依,遂挚归保昌牛田坊。……”
这里的记载与宋史记载相符,由此可见,胡妃实于宋度宗咸淳八年(1272)出宫,因避胡妃之祸而南迁的事,应发生在度宗咸淳九年(1273)。这样,因此事而南迁的当另有其人,而不是那97户33姓了。
所谓“罗贵等97户33姓集体南迁。”则是宋宁宗开禧元年(1205)或更早些的高宗绍兴元年(1131)的事。它早于胡妃出宫67年乃至141年。据谢氏谱记录的97户33姓南迁“赴南雄府告案给引词”和南雄知府钟文达批文及南雄府引文所记,是绍兴元年(1131)正月初十;而我市六村陈氏《提领月刊》所载则是开禧元年(1205)正月初五。同一件事,这两姓的记载相差竟达74年。
为便于探讨,我们看看两谱所载的呈文及批文:

谢氏谱呈文
“赴南雄府告案给引词”
保昌县牛田访十四图珠玑村岁贡生罗贵,居民麦秀、李福荣,黄复愈等连名团为逃难俯乞文引早救生灵事。贵等历祖辟住珠玑村,各分户籍,有丁应差,有田赋税,别无亏缺,外无违法向恶背良,为因天灾地劫,民不堪命,十存四五,犹虑难周,及今奉旨颁行,凡民莫敢不遵,贵等因思近处无地堪迁,素闻南方烟瘴地面,田多山少,堪辟住址,未敢擅自迁移,今开居民九十七人团情赴大人阶下,伏乞立案批给引文,经渡夹津岸陆,庶众生早得路迁移安生有址,沾恩上词。
绍兴元年正月初十日团词人罗贵等。

知府钟文达批准文
查得贡生罗贵等九十七人,原系珠玑村属人也,词称迁移之故,行虑集兵之扰,非有禁过之例,准案引行,此照通行,方至止处,即传该掌官员,告下复引,毋违。

吏房文吏黄英茂行本府文引
岭南道南雄府为逃难给行早救生灵事。本年正月十三日据始兴郡保昌县牛田坊十四图珠玑村贡生罗贵等连名呈称前事内开:为天灾人祸,民不堪命,十存四五,犹虑难周,及今奉明旨颁行,筑土设寨。因思近处无地堪迁,远阐南方烟瘴地广人稀,堪辟住址,未敢擅自迁移等情到府,据此案查民贡生罗贵等九十七名,非恶孳民氏。为此合就行给文引,批限起程,凡经关津岸陆,此照通行,毋得停留阻禁,方到此处,合应行赴该府州县立案定籍,缴报文引,以凭造册,转报施行。
绍兴元年正月十五日给限四月二十日缴,吏房书吏黄英茂行。

而六村陈氏谱记载的呈文是:
具呈陈猷、罗贵祖等九十七户为逃难乞给文引救恤生灵事:历祖向居南雄珠玑巷,各分户籍,有丁应役,有田赋税,别无亏损,别无违法,向系循良,为天灾地劫,民不堪命,十保四五犹虑难周。今奉旨将里作寨,覆限批引,不敢有违。思忖近处,无地堪迁,闻南方烟瘴地广人稀,欲投往安生。乞给文引,俾便迁行。开禧元年正月初五日上呈。

经知县胡统化批准,又经府尹陈文达批道
陈猷罗贵祖等九十七家,原系南雄珠玑里民,词称迁移之故,乃虑丁之忧,非干遗禁之例,准案给引。

从以上两例可见,97户33姓集体大规模南迁,是发生于绍兴元年(1131)或开禧元年(1205)的事;而其南迁的原因主要是逃避兵燹,即引文中的“筑土设寨”或“将里作寨”。所谓将里作寨是将民居改作营房,朝廷要在这里驻军了,老百姓是奉旨南迁的。为此,我们可以断言:发生于70乃至100多年之后的胡妃之难,怎么可能成为此次南迁的原因呢!
其实,珠玑巷人南迁,自北宋开宝元年(968)就开始了当时中原大地“五代十国”战乱频盈,北人大量南迁。珠玑巷在南雄城北11公里,北距江西省大余县城 32公里,旁靠浈江,土地开阔肥沃,物产丰富,是北人入粤的必经之路,而南雄城当年很小,占地只在0.2平方公里左右,被称为斗城,不可能容纳蜂拥而来的人群,南迁者只好在离城不远的珠玑巷择地而栖,条件较好者成为永久居民,条件较差者则稍事歇息即继续南迁。后来人口增多,连部分在此世居者都加入了南迁行列,珠玑巷于是成为人群迁徙的中转站。如此迁来又迁去,进进出出经历了200多年。这样看。各姓族谱记载的南迁时间各不相同,就是理所当然的了。这二百多年间,有资料可查的迁徙达130多次,其中大规模的南迁有两次。第一次,人们为逃避金兵的杀戮而南迁,发生在北宋末徽宗、钦宗二帝被俘,即靖康之耻(1127年)前后。金兀术掳走徽、钦二帝之后,又于高宗建炎三年(1129)率兵渡江南进。岳飞领军抗击,收复了健康(南京)之后,又于绍兴三年(1133年)领军镇压江西省的农民起义。谢氏谱记载的97户 33姓的南迁,刚好发生在这两次战役之间的绍兴元年(1131),处在北人南迁的大高潮之中。当时南宋初建,朝廷忙于对付外敌与农民起义,大局未稳,即使发生了妃子外逃也是小事一件,哪顾得上化大力气去追查。而六村陈氏谱记载的是开禧元年(1205),离此已78年,当时全国局势已相对稳定,南宋偏安一隅,呈现出繁华景象,人群大规模迁徙的事已不可能发生,相反,如果此时发生妃子外逃而引起追查则有很大的可能性,但史籍的记载恰恰不是这一年,而是67年之后的度宗八年(1272)处在另一次大规模南迁的前夕。第二次,人们为了逃避元兵追杀的南迁,发生在南宋灭亡前后,史载宋恭帝(赵显)德祐二年,亦即端宗景炎一年(1276),元兵攻陷了南宋京都临安(杭州)。台山海宴沙栏通亨村人巫岫云就是在这一年弃官逃回家乡隐居的。发生在此前三年的逃胡妃之难,难道其中不夹杂着一点战争的因素吗?
关于此次南迁南海鹤园陈氏谱载:“宋度宗咸淳九年癸酉岁(1273),怀王妃胡氏,逃于南雄府保昌县沙水村珠玑巷,溺水,至次年引文查访,民虑及难,各携家逃窜荔枝山下者万余人,遂结竹为牌,顺水漂流,乃狂风大作,牌散溺死甚多。”这里没有提到97户33姓,可见是别一次南迁无疑。后人修谱时已是元朝,可能是出于对朝廷的避讳,或者是其他因素所致,大家竟把前后几十年甚至百多年发生的事扯在一起,把各姓各有原因的南迁,都结到了胡妃的账上,真是冤哉枉也。
不过,莫论是集体南迁还是个别南迁,也莫论时间远近,来自南雄珠玑巷这一点却是共同的,毫无疑问的。

(http://www.gdts.gov.cn/2004/tsls/xsyl/index.htm)

A said...

刘氏家族居住地迁徏序

刘氏最早发源于河北唐县,而始姓刘氏却在今天的陕西省境内。公元前300 多年前开始向河南及江苏传播。战国时晋大夫士会有子留居秦国,称刘氏。其十世孙在魏国任职,魏灭后迁至大梁,生子刘清辗转到今江苏等地。后来刘氏建立东、西汉两朝,统治天下,于是其子孙分布于天水、中山、南阳、彭城、东平等十四处之多。汉末三国之际,中原的刘氏为避“董卓之乱”不断向四方迁徙,主要是向东南投奔孙吴和向西南进入四川投奔蜀汉。魏晋南北朝时期刘氏大举南迁 ,在江南影响很大。唐代和宋代,刘姓已遍布大江南北,盛于全中国,直至今日。  

为了让刘氏子孙进一步了解刘氏家族居住地的迁徏情况,从族谱中摘录出记载明确的其迁徏情况:

◆二始祖公黄帝,约公元前二十六世纪初人,距今有四千七百多年的历史。生于今山东省济宁市曲阜县东北六里,长居姬水,都城在河南省郑州市新郑县。

◆初始祖公源明,直至十七世祖公聚义居山西省临汾市。尧封其于刘地, 亦定州唐县(今为河北唐县)。

◆十八世祖公累,生于夏朝后期,住河南省偃师市南,后住河南省平顶山市鲁山县。 

◆二十九世祖公升吉,后移居江苏省徐州市东坑。

◆五十五世祖公拱照,迁居山东济南立业。

◆五十七世祖公杜伯,西周成王时封杜,今陕西省西安市东南。

◆五十八世祖公隰叔,父被害后,逃奔晋国。晋国今山西省和河南省南部、北部。

◆六十三世祖公士会,为晋国大夫,因食邑在随(今山西省介休市东南),亦称随会。后更受范地(今山东省济宁市梁山县西北。范氏族谱为:今河南省濮阳市范县),又为范氏。周襄王三十二年(公元前六一九年),因立晋国国君之事失败,士会逃到秦国,秦康公拜士会为大夫。周顷王五年(即晋灵公七年,公元前六一三年),士会归晋官复原职,但其子士燮留于秦国(秦国的都城在今陕西省宝鸡市风翔东南)。

◆七十五世祖汉高祖刘邦,江苏省徐州市丰县人氏。公元前二○六年乙未岁称帝于洛阳市,后迁都于西安市。

◆七十九世贞公至九十五世祖公蜀昭烈帝刘备,住涿郡涿县(原河北涿县,今属北京市)楼桑村,公元二二一年称帝于蜀,都城在今成都市。

◆九十六世祖公刘永,居成都。公元二六四年东迁洛阳市。

◆一百二十一世祖公福建初世祖公刘祥,公元八七四至八七九年,移居福建省三明市宁化县石壁乡铜鼓村,地名葛藤凹。

◆一四○世祖公开七,公元一二○八至一二二四年,官授广东潮州府都统。未回原籍,立业梅州即程乡县,住程乡县龙牙村。

◆一四一世祖公刘广传任江西瑞金知县时,在该县塘背乡开基立业。广传公令其部分子孙迁兴宁开基立业。

◆一四二世祖公刘君智,封帅队将军,驰马游庄,官授镇国大将军。由兴宁水口盐米沙移居梅县松源。

◆一四五世祖妣李氏携襁儿胜祖,于明朝洪武元年(公元一三六八年)从程乡县龙牙村(即梅县松源镇龙牙村)移居广东惠州府兴宁县梓皋(今水口镇)井溪村。
◆一五六世祖公西珍公,康熙年间,落业于隆昌之南。公元一七三九年,西珍公迁成都,置业于黄土场。

——公元二○○四年三月六日 西珍之裔 峰廷 撰记

(http://cdliushi.home4u.china.com/new_page_124.htm)

A said...

据现有谱牒资料显示,南雄豫章罗氏有两大派系:
  先为以罗彦瓌为始祖的一大派系,罗彦瓌山西太原人,北宋开国功臣,历任内外马军都军头,领眉州防御使,因功升侍卫步军都指挥使、领武信军节度使,彰德军节度使,安国军节度使。北宋初携家卜居南雄珠玑巷,历七代,150多年。相传在南宋绍兴年间,珠玑巷发生宋妃之祸,七代孙罗贵毅然历险率领珠玑巷30余姓90余户近千人南徙珠江三角洲一带,开基创业,子孙蕃衍,枝繁叶茂,播迁四方。罗彦瓌一族,继罗贵之后陆续他迁,尚未发现有留裔雄者。世系详见《罗贵考》。

(http://www.gufeng.cn/ashow.asp?ID=123)

A said...

罗贵考

  罗贵是豫章罗氏由南雄珠玑巷徙居珠江三角洲的始祖,是南宋时珠玑巷38姓98户举家南徙的领导者、组织者,对开拓南疆作出了重大贡献。千万后裔至今仍不忘800多年前贵祖率众履险南迁的家史,莫不仰贵祖之功德,感贵祖之恩泽。珠玑巷的历史与罗贵是分不开的。珠玑巷因唐张昌七世同居,御赐珠玑绦环而得名。珠玑巷又因南宋罗贵率众南迁的壮举而铭刻于千万后裔心灵之中,名声远播寰中。罗贵得珠玑巷而发祥,珠玑巷因罗贵而显扬。今天,我们重建珠玑古巷,不忘罗贵率众南迁的历史功绩,要使珠玑巷人的家风美德广为传扬。

                  七世根基 名门望族

   珠玑巷罗氏怎么来的?这得从我国罗氏源流说起。根据有关史籍记载,我国罗氏原为祝融之后,妘(YUN)姓,周武王三年封于宜城(湖北宜城),国于罗水之阳,称罗国,经历24君537年,战国时,国为楚灭,子孙散居各处。周显王三年(公元前336年),罗乘(凌甫公)请秦助兵复国,迁都于枝江,遂以国为姓,改妘为罗。汉初,罗珠有功,官大司农,守九江,筑城广10里,并植豫樟(樟树),子孙居之,为豫章罗氏之始。至隋唐,豫章罗氏鼎盛一时,子孙播迁全国各地,人文蔚起,为我国颇有影响的一大姓。至两宋,豫章罗氏陆续迁居岭南。大体分两线南迁,一为自福建宁化石壁村徙居广东东江、韩江一带之嘉应州,潮州、惠州等地;一为自南雄珠玑巷而徙居珠江三角洲及西江一带。
  徙居珠玑巷的豫章罗氏始祖,为罗彦瑰,历7世,至罗贵南徙冈州。这7代人的情况大体是:
  一世祖罗彦瑰是宋代开国功臣。《宋史》卷二百五十有罗彦瑰传,抄录如下:
  “罗彦瑰,并州太原人,父全德,晋泌州刺史,彦瑰得补内殿直。少帝在澶州欲命使宣慰大名府,时河北契丹骑充斥,遂募军中骁勇士十人从行。彦瑰备选,衔枚夜发,往返如期。由是补兴顺指挥使。开运末,契丹主至汴,遣彦瑰送厩马千匹赴幽蓟。彦瑰至元氏,闻汉祖建号大原,以马归汉,汉祖嘉之。及入汴,擢为护圣指挥使。周初,迁散员都虞侯,坐枢密使王浚党,出为邓州教练使。世宗嗣位,召为伴饮指挥使,改马步军都军头,从向训收秦凤有功,迁散指挥都虞侯。显德末,太祖自陈桥入归公署,见宰相范质等,未及言,彦瑰挺剑而前曰:我辈无主,今日须得天子,质等由是降阶听命。擢为控鹤左厢都指挥使,改内外马军都军头,领眉州防御使,从平泽潞还,命代赵彦徽为侍卫步军都指挥使,领武信军节度使。建隆二年,出为彰德军节度。乾德二年,改安国军节度,与昭义军节度李继勋大破契丹。四年春,又与阁门使田钦祚杀太原军千余人于静阳,擒其将鹿英等,获马三百匹。明年,移镇华州。开宝三年卒,年四十七岁。”
  罗彦瑰何时徒居南雄珠玑巷?《宋史》无载。有说是与平定南汉的潘美大军一同进军岭南时徒居珠玑巷的。据《宋史》载,宋太祖遣潘美进军岭南是在开宝三年九月,十月克贺州,十二月下连州、韶州,开宝四年正月癸丑克英州、雄州。而罗彦瑰巳在雄州克复前的开宝三年卒,时间有出入。有说在建隆元年(《广东罗氏书院志•续源流考》)有说在乾德二年(番禺康乐罗氏族谱)由河南开封府祥符县尚德里迁于广东省保昌县牛田坊珠玑巷。诸说各异,有待查考。
  二世祖元佑,生于宋太祖乾德二年(9 6 4年)。开宝五年(9 7 2年)诰封荫袭镇海将军,太平兴国五年(9 8 0年)加封镇国大将军,诰封世袭锦衣卫之职。
  三世祖文达,文启。文达号南兴,南雄府学附生,兼授世袭锦衣卫之职。文启字云吞,号南庄,南雄府学廪生,福建兴化府莆田县教谕。
  四世祖纯德、纯义、纯福、纯禄。纯福授世袭锦衣卫之职。
  五世祖大昌、大隆、维基、维业、维统。维业授世袭锦衣卫之职。维基南雄府学廪生,福州府古田县宣教儒林郎。
  六世祖宏举、宏远、仕杰、仕良、仕忠、锦章、锦文、锦元、锦裳、梦祯、梦祥。锦裳世袭锦衣卫职。锦章名盖,南雄府学廪生,举进士,任广西制副使。
  七世祖赓、胁、宾、贡、赏、贺、贽、贤、资、质、赞、贞、货、贵、赉、实、宝、贯。
  罗贵字以达,别字天爵,号琴轩,生于宋哲宗元祐元年(1086年),南雄府学廪贡,赠吏部尚书,兼授世袭锦衣卫之职。
  自二世以下资料采自《南海康乐罗氏宗谱•豫章世系源流纪》。由谱可见,南雄珠玑巷罗氏由北宋初罗彦瑰迁来开基至南宋初罗贵徙冈州,160多年,7世业基,丁口兴旺,耕读传家,人才辈出,历代世袭锦衣卫之职,堪称名门望族。罗贵是第七世族中头面人物,又是珠玑巷里长。罗氏一族为当地经济发展作出了贡献。
  上录谱记有两点说明:宋代南雄称州不称府,有州学无府学;锦衣卫为明代设置的锦衣亲军都指挥使司,宋代称侍卫亲军指挥使,不称锦衣卫。

                  南迁壮举 功不可没

  南雄珠玑巷是唐宋时期中原及江南人民南迁聚居发祥之地,几百年间,先民们一批批度岭而来,又一批批南徙而去。其中,最大规模而又影响最大的是罗贵率领的一次著名大迁徙。
  《豫章罗氏源流考》(1 9 8 2年香港罗氏宗亲会出版)载罗贵作《三十八姓迁徙铭》,全文是:“珠玑迁徒,罗湛郑张,伊(尹)文苏谢,陈麦卢汤,温胡赵伍,曹区李梁,冯吴谭叶,沅 (阮)霍廖黄,周何黎陆,高左郭潘,刘杨其祥,九十八户,永镇南疆,开辟烟瘴,子孙永享。文经武纬,为国栋梁。琴轩罗贵,今日志铭,万世家藏。”
  此铭与诸姓族谱所载略有出入。有说37姓,35姓,34姓;有说97人(户),98人(户)不等。各谱所述南迁情形也有不同,但有三个同点:
  第一,此次迁徙是大规模举家迁徙。据小榄麦氏族谱载,单麦氏兄弟五户南迁“相与挈家两百余口”。罗贵一家男女共19口。据此推算,此次迁徙有1000余人。各家都带有一定的劳力和资金,可以说是生产力的一次大转移。
  第二,此次迁徙是在罗贵率领下,恳请官府批准的大迁徒。虽属逃难性质,但不是难民,是官府支持下有组织的生产力大转移。诸姓族谱均载有《赴始兴(保昌)县告案迁徒词》、《赴南雄府告案给引词》、《知府钟文达批词》、《本府文引》以及到冈州后《赴冈州告案立籍引词》,《冈州知县李丛芳批词》等,从迁出到落籍都经官府批准,手续完备,文书具全。只是文书中地名、署称以及文词、时间有些不合,可能是因传抄误记。
  第三,此次迁徙跋涉千里,时经两月,备受艰险。走水路者斩竹结筏,从正月十六日沙水解缆,出浈水,下北江,漂流二个月,三月十六日到达冈州。何大佐《榄屑》引《南雄水木记》记述其先祖此次迁徙历险情形云: “……十年甲戌正月,人民畏惧,举族南逃,时无舟楫,我祖兄弟砍竹为插,乘流漂泊,夜半突至连州江口,潦水冲散,时偕伯祖九郎公及男仲远、仲达、侄七三、七四,奔南海县西林都华桂坊住歇,既而之小榄凤山下,卜室三角社居焉。”又《南海鹤园陈氏族谱》记述:“……民虑及难,各挈家逃窜荔枝山下者万余人,遂结竹为排,顺水漂流,及狂风大作,排散,溺水死者甚多。旋至一处,见岸上童子,问之,得悉里中有忠勇将军,甚显灵,从即赴祠祈祷,后抵连州水口,始各奠居。”
  珠玑巷先民如此大规模的履险迁徙,必然是遇到了什么特殊事件。各谱记述都与皇妃有关,事关朝廷,灭族之难,不得不走。皇妃是谁?一说是建炎苏妃,一说为咸淳胡妃。
  两说熟是?不妨从这次大迁徙的首要人物罗贵来分析。根据《番禺康乐罗氏族谱》记载,罗贵生于北宋哲宗元佑元年(1086年),以此为始祖,一直记载到光绪年间,延绵800多年,代代都有明确的生卒年月。可见罗贵出生时间不是臆造,而是确切可信的。该谱载罗贵率众南迁是南宋高宗绍兴元年,时年46岁,这与罗贵南迁至冈州告案立籍时供状所述:“立供状系南雄府岁贡生罗贵,年方四十六岁,……”正好吻合。据此可以说,罗贵率众南迁应在南宋初,与建炎苏妃之说相合,而与咸淳胡妃之说则相距160多年,是不可能的。
  《豫章罗氏族谱源流考》载罗豪撰《岭南一世祖琴轩公事略》取的是苏妃之说。这是经缜密分析研究后的独到见解。兹抄录如下:
  “宋高宗建炎三年已酉岁,帝妃苏氏,一时不慎,失调雅乐,致触帝怒,斥居冷宫。旋获宫女之助,逃脱出宫。至关口,遇黄贮万运粮至京,船泊关口,苏妃哀求黄收留,匿于粮船。黄见美艳,允挈南下回籍,匿藏家中,后为家奴刘壮宣泄其事,传扬至京都。宋帝大怒,乃枚兵部尚书张英贵严办。张尚书拟先将牛田坊所属夷为平地,然后建立兴良平寇寨。幸得我贵祖姊丈梁乔辉时任职兵部,先悉此事,急遣家人星夜赶至珠玑里,密报我贵祖。贵祖以大祸骤降,密商于乡里,立即向县衙申请迁徙,以免遭受无辜杀戮。宋绍兴元年辛亥岁正月十日,奉准南徙,于十六日晨齐集亲族戚友三十八姓共九十八户,由我贵祖统领,各携妻挈子,分水陆并进。至三月十六日方抵冈州(即今新会),得当地人士龚应达接应,并协助向政府告案立户,避过此场灾祸,各得安居乐业。”
  当然苏妃之事史书无载,只是一种传说,也可能是其他什么妃子。笔者在《漫话珠玑巷》一文中曾提到《宋史》载建炎三年六月,金师迫临安,隆裕太后率六宫自建康往洪州避难。“过落星寺,舟覆,宫人溺死者十数,唯太后舟无虞。”十一月,洪州陷,又次吉州,“金人追急,太后乘舟夜行,质明,至太和县,舟人景信反,杨维忠兵溃,失宫人一百六十……兵卫不满百,……太后及潘妃以农夫肩舆而行,自万安陆行至虔州。”南雄离太和不过200来公里,在太和失散的160个宫人中,就很有可能流落到南雄来。可见,罗贵率众南迁的原因为南宋建炎“宋妃之难”一说较为可信。
  罗贵是这次大迁徙中的领导者,组织者。他在事关珠玑巷先民生命财产和家族前途命运的危难关头,表现了倡义扶危、中流砥柱的大无畏精神和同舟共济,团结互助的高尚风格,因而得到了先民们的真诚拥戴。南迁诸姓族谱都有有关当时商议如何南迁的记述:
  “……惟珠玑里居民九十七家,贵祖密相通透,团集商议,以南方烟瘴地面,土广人稀,必有好处,大家向南而往,但遇是处江山融结,田野宽平,及无势恶把持之处,众相开辟基址,共结婚姻,朝夕相见,仍如今日之故乡也。众议而相语曰;今日之行非贵公之力无以逃生,吾等何修而至此哉!今日之德,如戴天日,后见公子孙,如瞻日月。九十七人相誓曰:吾等五十八村,居民亿万之众,而予等独借公之恩,得赖逃生,何以相报?异日倘获公之福,得遇沃壤之土地,分居安插之后,各姓子孙富贫不一,富者建祠拳祀,贫者同堂共飨,各沾贵公之泽,万代永不相忘也,世世相好,无相害也。”
  新会□(艹+朗)底有贵祖祠,祠有楹联,“发迹珠玑,首领冯黄陈麦陆诸姓,九十七名,历险济艰尝独任。初起□(艹+朗)底,安居广肇惠潮韶各郡,万千百世,支流派别尽同源。”
  罗贵率众履险南迁这一壮举,尽管其具体情况有不同说法,仍不失为岭南民族迁徒史上光辉的一页。其意义,不仅使上百南迁家族,避祸得福,找到了蕃衍发展之良机,而更重要的是给珠江三角洲带来了农业开发生力军,推动了岭南经济文化的发展。南迁壮举,功不可没。罗贵业绩,永垂史册。

                 贵祖家风 世德留贻

  罗贵自南宋绍兴元年率众南迁,子孙繁衍,历宋、元、明、清、民国,迄今800多年,一派远播,后裔遍布珠江三角洲一带,散居广东、广西、海南各地,“蔚为岭南罗氏各族之钜系”。鸦片战争之后,后裔走出国门,在东南亚、欧美各国创家立业,足迹遍及世界各地。
  据《豫章罗氏源流考》载,罗贵一派后裔有族谱可稽,开基于广东省的有新会良溪、水尾,顺德大良、陈村、北门、南门、岳步,番禺车陂、康乐、沥滘、罗岗、罗边、黄陂,南海九江、罗园、溶州、南庄、尚塘、罗村、龙畔、三华、紫洞、良登、龙头、石潭、龙庆,东莞英溪、南沙、茶迳,台山海宴,开平,中山小榄,肇庆高要、四会、广宁、怀集、高明、恩平,三水大和,化州,英德浛洸,大埔,饶平,博罗,增城蕉田、罗山以及南雄等地。分居于省外的有广西全州,江西吉水,浙江温州,海南海口,以及顺天府(北京市)等地。民国14年(1925年),罗础庵《豫章书院沿革略序》中云:“宋高宗之世,珠玑事起,我贵祖以颠沛之余,殖地南粤,垦植冈州。寝假而蔓延珠江流域者,枝派三百余房,人口三十余万。”而今可能有近百万人口了。
  为何罗贵一派在800多年间,子孙衍播如此之广大?是什么精神,什么力量鼓舞,激励着罗贵的后裔们?最重要的是罗贵一族继承了可贵的传统家风。这就是:
  克绍箕裘,开拓进取。罗贵家族在不断迁徙中养成了开拓进取精神,不株守家园。历代子孙都能审时度势,不失时机地择土而居,寻求新的发展。
  罗贵到□(艹+朗)底定居时,从珠玑巷携带金氏所生5子,到□(艹+朗)底后续娶田氏生4子,共有9子(另有一养子)47孙。其中有6子先后从□(艹+朗)底迁往南海、顺德、番禺等地开基。第六子温之则挈长男迁回南雄珠玑巷。
  第二子慎之,宋进土,官至吏部尚书,生有7子。他游历顺德大良时,对他身边两个儿子说:“斯处金山在南,马山及北,石海关前,罗山撑后,正为尔兄弟二人创业之所。兹者。兄弟众多,异日重有衍庆,不可同居一方,更择吉地,以成天佐,不亦可乎I”遂挈诸子向顺德大良而去。而后子孙播迁西江各县市及至广西全州。
  罗贵四世孙罗永镇,宋进士,他“抱不深不密之虑,念及广海海宴地面,土广人稀,在此辟居可以安生乐业,为子孙久远之谋,爱携家属逾岭渡河至此(海宴),果见茂林广野,叠□(山+献)汪洋,田可耕,海可渔,山可樵,卤可煮,遂卜择那马,披荆剪棘居焉。”罗永镇成为台山海宴罗氏开基始祖。
  化洲罗氏始祖罗爱谷迁徙情形是这样的:“爱谷翁素好游江湖,常带海味往化州贩卖,见其地方广阔,有耕读之风,故携家小就居焉。”
  贵祖第四世裔孙国选,字正贤,宋理宗绍定元年戊子科举人,巳丑进士,钦点翰林院编修,因徙北京顺天府而居,子孙著盛。
  贵祖第八世裔孙叙,字仲伦,明洪武十二年戊午科举人,即任浙江温州府泰顺县宣教儒林郎,因徒泰顺而居,子孙蕃盛。
  罗贵的子孙们就是这样,志在八方,四海为家,继往开来,那里有发展的条件,就到那里去安新家,创新业。
  自立自强,艰苦创业。罗贵先祖迁居珠玑巷后,与南迁各姓先民一起,在沙水河两岸,筑陂垦地,经几代人的努力,披荆斩棘,建成近万亩农田。罗氏先民还在其他地方开基创业。而今上罗田、下罗田、罗管坑、罗佛寨、罗陂等,皆因罗氏先民开发而得名。
  罗贵南迁开基的□(艹+朗)底,原是海边一片荒地。古代长满□(艹+朗)树(今称红树林),因泥沙冲积而成沼泽地,大片□(艹+朗)树被埋在沼泽地下,故称为□(艹+朗)底。这里的土壤,因□(艹+朗)树含单宁酸的作用,PH值达4.5,呈强酸性反应,不利垦种。而罗贵的子孙们就是在这恶劣的条件下,“辟土以种食,辟草以结庐”,勤耕苦作,把□(艹+朗)底变成富饶之区。他们一代接一代恪守“务勤俭以兴家,务谦厚以处乡里”(汉罗珠《诫子孙训》) 不怕“烟瘴地面”,立足“土广人稀”的处女地,白手起家,蕃孽繁衍。
  敦族睦邻,团结互助。罗贵家族在南雄珠玑巷开创七世业基,与来自四面八方的南迁先民聚居了160多年,在动荡的年代,同甘苦,共患难,形成了“异姓一家无贫富,同舟共济皆弟兄”的风尚,而且代代相传。后裔们不论到了那个地方都能敦族睦邻,团结互助,依靠这种凝聚力,战胜困难,开辟新的天地。最突出表现在筑堤护田上。珠江三角洲水网地带,农业开发关键在于筑堤护田。珠玑巷迁民到了珠江三角洲安居之后,即发扬他们团结互助精神,组织起来,筑堤护田,成效显著。咸淳二年(1266年)珠巩巷迁民罗贵后裔罗隐孙进士,倡建罗岸围3100丈,捍田250顷。公元996-1279年间,珠玑巷迁民14姓联合兴建小榄围。宋真宗年间,珠玑巷迁民冼氏倡建罗格围6050多丈,捍田4 0 0顷。由于开发农业的发展,南迁后裔生活比较稳定,子孙瓜瓞绵绵。
  贵祖家风是珠玑巷先民在共同生活中培育而成的精神财富。世代相传,继往开来。当今后裔们到珠玑巷寻根问祖时,既缅怀祖先的业绩,又继承发扬祖先遗风,为我们的事业成功,为祖国的富强而努力。

(http://www.gufeng.cn/ashow.asp?ID=672)

A said...

珠玑巷

珠玑巷位于南雄市北9公里的沙水村,原名敬宗巷。据传唐敬宗宝历年间,敬宗巷孝义门人张昌,七世同堂,朝庭闻其孝义,特赐与珠玑绦环,为避敬宗庙讳,就将敬宗巷改名"珠玑巷"。
  
  珠玑巷全长1500米,南起驷马桥,北至凤凰桥,路面用鹅卵石砌成,宽约3---4米,古驿道穿巷而过,巷内南、中、北三座门楼为清初所建。
  
  南门内约二十米处有一座元代古塔,"叫胡妃塔"(建于公元1350年),塔旁有一古井,传说当年胡妃就投进自尽于此。关于胡妃,宋史有一段记载:胡妃原是南宋度宗皇帝的妃子,因遭当朝宰相贾似道陷害,被令出宫为尼。后胡妃逃出寺庙,四处流浪,在杭州被运粮到这里的南雄珠玑巷富商黄贮万搭救带回。纳为妾。不料此事被家仆告发,朝廷乃派兵前来围剿,于是珠玑巷连同周围数十里的民众纷纷逃离家园,大举南迁;而胡妃自感连累大家,就投井自尽。数年后,重返家园的乡民为纪念胡妃,就在井旁建了一座石塔,塔高3.5米,实心,七层八角,由17块精雕细刻的红沙岩砌成。
  
  由于珠玑巷历史上地处中原到岭南的交通要道,因此经济发展迅速,很早就成为较繁荣的居民定居点。自从唐朝宰相张九龄开通梅关驿道后(大庾岭新路),珠玑巷更成为古驿道上的重镇,客栈、酒楼遍布街市,商贾去集,朝庭曾在此设金沙巡检。
  
  据当代学者的查考,历史上南迁的珠玑移民现今共有141姓分布在珠江三角洲的29个市县,并有数以千万的人移居国外。他们为珠江三角洲和居住国的开发和建设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近几年,随着大批珠玑巷后裔回来寻根问根,珠玑巷已成为我市观光旅游的新热点。

(http://www.southcn.com/travel/guangdong/shaoguan/jingdian/200211200390.htm)

A said...

东莞罗氏族谱所载的珠玑巷33姓97人流徙铭,其文如下:

“珠玑流徙,罗湛淳张,尹文苏谢,陈麦卢汤,温胡赵伍,曹区李梁,吴冯谭蔡,郑廖黄,周黎何陆,高发其祥。九十七人,开辟烟瘴,三十三姓,永镇南方。”铭中由罗字起至高字止便是33姓。

(http://www.ycwb.com/gb/content/2005-01/10/content_829476.htm)

A said...

罗贵

新会棠下良溪村仓下山麓青松掩映中有一占地近100平方米的800年古墓,它是南宋南雄珠玑巷族群南迁领头人和组织者罗贵的坟墓。

  古墓用巨大的花岗岩围砌,正中黑石上镌刻着墓志:“本山坐凤翮怀中穴,始祖贵锦裳子,原名以达,字号天爵、琴轩,南雄府学廪生,诰封中宪大夫,赠吏部尚书。金氏、田氏诰封四品恭人,赠一品夫人。由南雄府保昌县牛田坊沙水村珠玑里始迁冈州蓢底,即新会良溪,为南迁罗氏始祖也。绍兴元年十二月立。”

  南迁诸姓族谱多载有《赴始兴县告案迁徙词》、《赴南雄府告案给引词》、《知府钟文达批词》、《本府文引》、《赴冈州告案立籍引词》、《冈州知县李丛芳批词》等一应官府文书,对这次族群南迁,都载以罗贵领衔,其领头人作用明确无误。

  南迁诸姓族谱多有南迁前商议的记述:“惟珠玑里居民九十七家,贵祖密相通透,团集商议,以南方烟瘴地面,土广人稀,必有好处,大家向南而往,但遇是处江山融结,田野宽平,及无势恶把持之处,众相开辟基址,共结婚姻,朝夕相见,仍如今日之故乡也。众议而相语曰:今日之行,非贵公之力,无以逃生,吾等何修而至此哉﹖今日之德,如戴天日,后见公子孙,如瞻日月。九十七人即相誓曰:吾等五十八村,居民亿万之众,而予等独藉公之恩,得赖逃生,何以相报﹖异日倘获公之福,得沃壤之土地,分居安插之后,各姓子孙富贫不一,富者建祠奉祀,贫者同堂共飨,各沾贵公之泽,万代永不相忘也,世世相好,无相害也。”

  其时,罗贵只是个贡生,还未入仕,不是权贵,但在珠玑里先民生命财产和家族前途命运的危难关头,挺身而出,仗义扶危,与异姓乡亲团结互助,同舟共济,共赴危难,其人格感召力是巨大的,在此情势下,自然也必然成为南迁族群的领袖、庞大流徙队伍的组织者。

  97家是一支宏大的队伍,离乡背井,远赴南方,“开辟烟瘴”,而具体落籍地点未明,组织行动是件复杂艰巨的事,没有一致的认识和决心是不可能的。

  南迁自宋绍兴元年正月十六日起程,官府给限为四月二十日,他们于三月十六日抵达冈州,耗时两个月。一众跋山涉水,历尽艰辛,险象环生,付出沉重代价。据一些族谱载:“……时无舟楫,我祖兄弟砍竹为插,乘流漂泊,夜半突至连州江口,潦水冲散……”;“民虑及难,各挈家逃窜荔枝山下者万余人,遂结竹为排,顺水漂流,及狂风大作,排散,溺水死者甚多。”

  罗贵南迁冈州(新会)开基立业的村子叫良溪,旧称蓢底,今面积7.56平方公里,506户,常住人口1642人。

(http://www.jmnews.com.cn/c/2005/01/23/08/c_487603.shtml)

A said...

珠玑巷传奇(戏曲故事)

  这是一个令人惊惶不定、忧愤交加的年代。元兵大举南侵,南宋王朝腐败无能,奸臣贾似道当道,宋军节节败退。百姓们流离失所,四处逃难……

  8月的一天黄昏,临安之南关口市外的江边,水声汩汩,晚风荡荡……

  珠玑巷商人黄贮万的货船路经关口,见天色已晚,将船停在江边。在这战乱频繁的年代,为了能平安返回家乡珠玑巷,他只有来到江岸,摆下香烛供品礼拜,祈求天地保佑。

  黄贮万正顶礼膜拜之际,忽听一女子悲切的哭声,由远而近,转身一望,只见一位异常美丽的女子匆匆来到江岸,她望着滔滔江水,珠泪纵横,仰天长叹一声,奋然跳入江中……这女子本是一个才貌双全的民间淑女,却被皇帝选入宫中为妃。度宗对她也颇恩爱,还给她父亲封了官。不料奸臣贾似道却嫉恨她父女在宫中得宠,借故罢了她父亲的官,还逼着度宗将她赶入庵堂为尼。为了根绝后患,贾似道又暗中派人害她性命,她只好改装逃出。恨奸臣,忧国事,更怜自己,想来想去,只有跳入江中,了此一生。

  黄贮万发现有人跳江自尽,连忙将人救起,细问情由。胡妃谎称自己乃中原富商之女,名叫苏桂枝。因家人被元军冲散,无依无靠,四处寻亲不遇,只有投江自尽。黄贮万劝她不要轻生,百般抚慰,并真诚地表示愿意收留她。胡妃深深感激他的真诚,便答应随船远走广东。

  同船的珠玑巷人刘壮也同情苏桂枝的遭遇,还觉得桂枝与黄贮万郎才女貌结为夫妻也挺合适,自愿当媒人成全此事。

  夜雾沉沉,黄贮万扬帆起航,商船乘风破浪……

  胡妃潜逃,贾似道大怒,火烧庵堂,并令兵部尚书张钦亲自带领人马四处缉拿胡妃。张钦遍地查访也无着落,不知如何交差。

  黄贮万带着苏桂枝回到珠玑巷,他俩正式成亲了。结婚这天,新娘子苏桂枝正在与前来闹新房的顽童福仔、水妹嬉闹。他们还教新娘子唱当地的"莲花板",惹得一帮邻居也来围观。喜气洋洋的黄母见新媳妇被孩子纠缠,连忙出来解围,并要桂枝原谅珠玑巷人的"无礼"。桂枝倒觉得珠玑巷人勤劳忠厚,团结和睦,乐于与这样的乡亲甘苦与共,朝夕相处。众人听了都很高兴。

  桂枝见珠玑巷人喜吃辣椒,吃后咽喉肿痛,想起自己随身带来的菊花可治这种病,便分给众人一些,并教给大家种菊花的方法,第二年秋天,江山遍野,菊花盛开,清香扑鼻,叫人心旷神怡。众乡亲与苏桂枝喜滋滋地赏菊,苏桂枝深深感到:穷苦百姓中这种甘苦与共、坦诚相待的生活实在比宫廷中那种表面上荣华富贵,实则尔虞我诈的囚笼般的生活要自由幸福千百倍。

  一天中午,桂枝正要去井边打水备饭,等待贮万回来,忽闻远处人喊马嘶。黄母闻声,急拉桂枝隐入内室。

  一群官兵追查一过路女子,女子大骂朝廷。张钦随到,欲加害于她。贡生罗贵祖赶来,巧妙地给女子解了围。官兵又要进黄贮万家搜查,罗贵祖谎称是自己女婿家,刚办喜事,请他们不要惊扰,又送红包,才把官兵打发走了。

  朝廷又出了什么事情?苏桂枝不由得疑云阵阵。正要去打听详情,黄贮万回来了,便把朝廷正在四处缉拿潜逃的胡妃一事告诉桂枝。桂枝听后,如晴天霹雳,五雷轰顶。怎么办?要不要把自己的隐情告诉贮万?……思前想后,她决定还是要把真情吐露。宁可自己丧命,也不要连累黄家,连累众乡亲。贮万听后既感到大难临头,又不忍胡妃重陷魔掌,只好请出黄母商议。母子俩出于对奸臣的义愤和对胡妃的怜爱,决心生死与共,冒险留下胡妃,将此事严格保密。

  不料隔墙有耳。媒人刘壮有事来黄家,刚好听到了黄家的谈话,大吃一惊。他觉得自己做媒,把皇帝的老婆嫁给了老百姓是大逆不道的事情,也深为珠玑巷人的安危担忧。

  次日凌晨,刘壮只身一人,爬山涉水往京城走去。他内心也很矛盾,既不忍胡妃重入虎口,又害怕因胡妃一人让珠玑巷更多的人遭难。珠玑巷人一向是以团结和睦、异姓一家著称的,为了保住珠玑巷人的性命,他决定还是自己去京城自首。即使自己判罪,也要为全巷免灾。

  再说筋疲力尽的张钦上朝后回到家里,忐忑不安。几个月来,他带领人马四处搜查胡妃,仍然踪影不见,皇帝催,贾似道逼,弄得他疲惫不堪。最后,为了交差,他只好谎报胡妃已在关口投水自尽,回朝复命,度宗才允许他回家歇息。

  家院报告,一岭南珠玑巷人有要事求见。张钦接见了刘壮,刘壮将胡妃在关口投水被救,如何到了珠玑巷,嫁了黄贮万之事全部告诉了张钦,并承认自己犯了大逆不道之罪。张钦大喜,欲赏刘壮,并马上将胡妃下落禀告皇上。但一转念,这样一来,自己岂不反而落个谎报胡妃死讯的欺君之罪?为保全自己,只好将错就错,胡妃既已隐姓埋名,此事暂时又只有刘壮知道,而黄贮万一家又肯定是不会出来自首的。既然这样。既然这样,不如先杀刘壮灭口,然后再设法杀绝黄家,保住自家性命要紧。刘壮便这样稀里糊涂地被杀了。张钦杀了刘壮,便寻借口对黄家下毒手。为稳妥起见,歹毒的张钦决定将黄贮万一家连同珠玑巷人全部杀掉,彻底灭迹,根绝后患。但这样做,也得有个借口……

  于是,张钦命兵部书吏梁桥辉立即起草一道奏折,写道:"查南雄州珠玑巷一带,有盗贼作乱,聚众谋反,且势力猖獗,需火速派兵前往,筑寨镇守,方能平息。"一面传令部下:当地人若有不满不服者,统统以谋反罪斩首。

  事有凑巧,梁桥辉是珠玑巷罗贵祖的亲戚,为人正直善良。他得知张钦借故血洗珠玑巷的计划后,觉得自己不能对这么多无辜的珠玑巷人见死不救,便冒险派心腹送信给罗贵祖,让他设法逃脱这场大难。

  刘壮一去不归,焦急的刘嫂只好向村中有勇有谋,众人都很尊敬信赖的罗贵祖哭诉原因,商量办。罗贵祖由此才知道苏桂枝就是胡妃,不免吃惊。同时,他也恼恨刘壮糊涂,如此大事,不来商量,多半又会好心招来祸殃。罗贵祖送走刘嫂,立即叫来黄贮万,询问胡妃之事,黄贮万只好将真情说出。这时,刚好梁桥辉的密信也送到了,罗贵祖阅信后方知张钦已定毒计。只有反抗,才有出路。二人苦思对策,焦急万分。

  黄贮万宁可一家遭殃,劝贵祖速逃。

  罗贵祖不肯独自逃生。他不仅要保住黄家,还要保住所有珠玑巷人。他决定通知全体珠玑巷人集体南迁。为了不使胡妃担惊,更为了朝廷日后再也找不到胡妃,罗贵祖又与贮万商定:策动南迁时,千万不要说因胡妃引起,而只是说接到军事密报,元军大举南侵,已逼近岭南地界。

  罗贵祖召集村中代表人物,说明情由,共商集体南迁之计。迁往何地?两位盐商提议往珠江三角洲一带。他们曾到过那里,土地肥沃,四季常青,而且地广人稀,没有朝廷恶势力把持,正可开辟基址,创业立家。大家都表示同意。

  罗贵祖指挥珠玑巷人扶老携幼,推车挑箱,离乡背井集体向南迁移。

  胡妃、贮万带着行装,扶养黄母等几位老人前行。不料离村之后,这几位老人怎么也不肯走了。他们宁肯死在珠玑巷,也舍不得离开珠玑巷,众人也越劝越觉凄凉难舍。胡妃扶着老人,声泪俱下地唱起莲花板劝慰大家前行:为避元兵,保住全村,还是南迁要紧。到了新地方,大家仍朝夕相处,情谊长存,一如今日之珠玑巷。

  探子匆匆前来向贵祖报告:往北、往南的陆路都已发现有朝廷的军队把守。罗贵祖大惊。刘嫂痛哭失声:夫君呀,你好心给胡妃做媒,却遭杀身之祸!苍天啊!你保佑珠玑巷人……

  罗贵祖当机立断:不走陆路,改走水路。老幼妇孺看守行装,男人火速上山砍竹,扎排结筏,顺浈水、北江漂流南下。众人依令而行。

  刘嫂惊天动地的哭诉被路旁的胡妃听到了,她大惊失色,呆若木鸡,她毅然拦住前去砍竹的贮万,将自己唯一的财产玉佩取出交给贮万,说兵荒马乱,自己带着玉佩不妥。贮万只好先收起来,匆匆而去。

  胡妃又扶起坐在路边的黄母,说自己因有一贵重物品丢失在家,急需返家寻找,请黄母随众人先走。将黄母送走后,胡妃独自返回珠玑巷。

  风雨中,胡妃步履踉跄。远离了众人,她才敢放声大哭,她问苍天:自己本是一无辜的女子,一生也没有做什么对不起天地良心的事情,为什么要如此遭难,还要累及众多的乡邻遭难?天地如此之广,为什么竟容不下一个弱女子?……为了保存珠玑巷人,她只有死,只求天地保佑,使朝廷不会再加祸于珠玑巷人。

  风雨越来越大。福仔、水妹受黄母之托,顶风冒雨,替胡妃送伞来了。

  福仔、水妹大声呼唤胡妃,回身寻找,发现胡妃已跳井自杀。

  风雨如晦,哀鸿遍野。

  暴风雨中,村民们在罗贵祖指挥下,扛竹结排,紧张地忙碌着。

  一切准备就绪,众人整装待发。

  罗贵祖清点人数,发现少了胡妃、水妹、福仔。

  福仔、水妹回来报告胡妃已跳井自杀,众人万分悲痛。

  贮万、黄母悲痛欲绝,欲赶回珠玑巷,被贵祖强行阻止。

  罗贵祖指挥村民火速登上竹排。大家都没有忘记带上胡妃从杭州捎来送给大家的菊花种。

  狂风暴雨,波浪叠起。众人在竹排上紧紧相依,顺水南下……

  他们仿佛看到,珠玑巷内,菊花盛开,胡妃站在花丛中,向众人含泪而笑……

(原载《新舞台》1988年第1、2期合刊)

(http://www.gdart.com/jpzt/chenzq/czqwxb/200406210067.htm)

A said...

在台山人的历史传说中,不少宗族都称他们的先祖是从南雄珠玑巷迁来的。其实,宋人经南雄珠玑巷南迁珠江三角洲,只是历代较大规模迁徙中的一次。
 《简明广东史》分析指出:宋代人口的大量南迁,始因战患。北方的少数民族,先后建立辽、金、元政权。辽军多次南下攻宋。金灭辽后,在1126年灭亡北宋后继续向南宋进攻。长期的战争给中原以至江南地区造成严重破坏,人民大量逃亡。因此,广南两路(指今广东省境)相对安定的社会环境和大量尚未垦种的可耕地吸引了渴望安居乐业的各地人民。今台山境内余姓奉为始祖的余靖,在他的《望京楼记》《浈水馆记》已将大庚岭记为入粤的主要通道了。《简明广东史》记,“南宋初,逃避金兵,随宋室出走赣南的军民很多逾岭暂居保昌(今南雄),进而南下。”“南宋末,元兵扰攘,逗留于保昌的难民若干个“姓”“族”(即家族)联合向州县申请路引,集体乘竹筏南渡,到广州各县‘辟地以种食’,更有来不及准备路引就仓皇登程的”。
  珠玑巷原来在北宋京城开封附近的祥符县。宋朝廷被迫南迁时,这里的人跟随南迁,有部分人越过粤北梅岭,立足于南雄州。迁到南雄的人不忘故乡,还将新居地称珠玑巷。据《新宁县志》记,宋理宗时的大理寺正卿雷复,原来就是祥符县人。他退职之后南下,先隐居在南雄沙水村珠玑巷。到咸淳九年(1273年),又迁到新会的古博里(今属开平)。后来,他的儿孙繁衍到文章都斗洞(今大江大巷),成为台山大江雷姓人的祖宗。在雷复南迁之前的开禧元年(1205年),南雄珠玑巷已有一帮居民迁移到新会县了。这帮人是因避“胡妃之祸”而南迁的。
宋度宗咸淳八年,胡妃得罪了皇帝,逃出京城临安,为商人黄贮万所得,携归南雄珠玑巷。后商人知她是贵妃,不敢收留,复令逃出,为强暴欺凌而死。胡妃出走不久,皇帝思念她,密令兵部尚书张英贵查访。南雄人讹传因胡妃已死,朝廷将加罪于珠玑巷。故珠玑巷居民纷纷南逃,散居于南方海滨各地。
当时,珠玑巷居民罗贵约同黄复愈、李子才、陈世道、伍元露等97人携眷南逃。呈文写道:“牛田坊十四图珠玑村贡生罗贵,居民麦秀、李福荣、黄复愈等,因为赴难,俯乞文引救恤生灵事。贵等历祖辟住珠玑村,各分户籍,有丁应役,有田赋税,别无亏缺,外无违法向恶背良。为天灾地劫,民不堪命,十存四五,犹虑难周。今奉旨颁行,将里筑寨,严限批行,民不敢有违。祖等思忖近处无地堪迁,闻南方烟瘴,地广人稀,欲投往安生,乞给文引,俾利迁行。”这呈文于开禧元年正月初五日经知县胡统化批准;又经府尹钟文达批示:“罗贵等九十七家,原系珠玑里民,词称迁移之故,乃虑兵丁之扰,非干违禁之例,准案给引,此照通行。”文引于开禧元年正月十五批给,四月十六日同文引97户,各携家眷南行。26日到顺德大良、朗江等地,求得土人马天成、龚应达等作保,到番禺县立案入户籍。后来,他们又有一部分人南迁到新会,散处今台山境内。《刘氏家谱》记,“有兆熊、沙亭二叔祖 ,一入赘中乐都,一入冈都新宁地方。”
珠玑巷人南迁,是迁入珠江三角洲乃至今台山地区的一帮人,是人数较多的一次迁移。如今台山境内黄姓居民,初居黄州江夏,后由福建莆田迁南雄,再由南雄迁移至珠江三角洲。南迁时,黄峭山口占七言诗一首,与儿孙分别。诗云:
策马登程出异疆,任从随处立纲常;
年深外境犹吾境,日久他乡即故乡。
朝夕莫忘亲命语,晨昏须荐祖宗香。
惟愿苍天垂庇佑,三七男儿永炽昌。
据《黄氏源流》一书记,今台山境内洞口、甘边、三社、白沙、潮境、南坑、广海、三合、海宴等地的黄氏,皆自南雄珠矶巷迁徙而来。1997年11月,各地黄姓宗裔还捐资重建成南雄珠矶巷的黄氏大宗祠。
  今台山地区的余姓人,奉余靖为始祖。《简明广东史》载:余靖(1000—1064年)号武溪,曲江县人,自少博学强记,至于历代史记、杂家、小说、阴阳、律历,外暨浮屠、老子之书,无所不通,有安邦经世之志。他于宋仁宗初年中进士,从县、州、路的地方官入仕朝廷,官至工部尚书,是个正直而有作为的名臣。其著述由后人编成《武溪集》20卷。余姓人追本溯源,同经南雄的迁移也不无关系。如今南雄附近的韶关市内,有余氏的风采楼,供奉余靖。
  据《宋代珠玑巷迁民与珠江三角洲农业发展》一书引《台山县乡土志》记载,由南雄珠玑巷迁徙至台山境内的,就有海宴春场、都斛东坑、赤溪冲金、汶村的陈氏,水步长塘的廖氏,海宴村的郑氏,海宴的甄氏,海宴南头的冯氏,独冈的袁氏,海宴街的赵氏,泮溪的邝氏,上川岛的甘氏,上下洞的李氏,萧村的萧氏,海宴的谭氏,寨门的容氏,大担的徐氏,那马冈的伍氏,白石的樊氏,旧仓巷的谭氏等等。在97户33姓的申乞文引人中,及前后经南雄迁移至今台山境内的,当不止这些姓氏。
  珠矶巷人南迁,同时带来了当地的风俗习惯。台山广海地区每年端午节“打龙船”的风俗,同南雄珠矶巷的“扒旱船”一样,从龙船的开光,演唱的龙船歌、送船、烧船等活动内容一脉相承。这也从一个侧面反映出南宋人经南雄珠矶巷南迁珠江三角洲的史实。
大量人口南迁,有力地促进了珠江三角洲地区的垦辟,使许多荒辟的地方开垦成为耕地。黄慈博的《珠玑巷民族南迁记》记载,从保昌迁新会底村的罗贵一家十四口,“新收山塘田地共二十一亩二分二厘一毫,秋粮正耗纳米六斗四升三合二勺四抄……草屋三间,草牛二头。”据《永乐大典·广州府》引《广州新图经》记,北宋时划为下县的新会,到南宋已是“海有膏田沃壤,仓廪舟楫多取给”了。

(http://www.tsinfo.com.cn/tswbn/b8zshg.htm)

A said...

唐末移民涌入闽粤赣边区

唐末徙居闽粤赣边区的移民,主要是指公元九世纪七十年代初至朱温篡唐( 90 7 年)期间,由中原特别是长江流域南迁的移民。这一时期大下大乱,其中特别是黄巢农民军还从公元 878 年初至 880 年末的南征北讨中,横扫了今河南至华南南端一线以东的所有省域,其中战火最烈的地区,除中原的河南与山东之外,长江中下游的安徽、江苏等江淮地区也是如此。它们都遭到黄巢义军南下与北上的两度席卷,而长江流域的赣、皖、苏区域,又正是罗香林所谓晋朝中原大南徙时第二支派 " 移民即司豫流人的主要徙居地。所以罗香林在其有关客家源流的著述中,将客家南迁的整个历程当作由五次接力般迁徙组成,并把这次南迁看作第二次的迁徙,其依据即在于此。然而,尽管这次农民起义经过并征讨了中原大部及所有华中、华南和华东各省,但闽粤赣边区特别是其中的闽西与粤东却平安无事,因而不少长江中下游沿岸及其以北受战乱影响的移民,便鱼贯而入这片世外桃源般的乐土。不过,在具体阐述北方移民流寓闽粤赣边区之前,我们有必要先解释和理清学术界(包括客家研究界)两种关于唐末闽粤赣边区形势的认识:

其一是黄巢是否用兵过闽西。罗香林几乎在其所有有 " 关论述中都引用了 " 黄巢不杀葛藤坑人 " 的传说,并且其中在《客家源流考》中还就这一传说写道: " 按葛藤坑,据客家各姓家谱的记载,其地实在宁化石壁村。 " 罗先生的这种按语,明显肯定了黄巢曾用兵宁化。如果照其所说,那幺,闽西在唐末就难免有战乱了,从而避难移民人最流寓于此就令人不好理解。其实,罗香林这一按语是不符合历史甚至是错误的。

这是因为:第一,没有任何史志记载黄巢曾进入闽西任何地方。史志只载黄巢从浙东开山路七百里进人闽东、闽北,并且在当地交战非常残酷,然后沿闽东南沿海主要从海路进入广东广州,最后经往广西、湖南北上;第二,这一传说虽然在客家民间广为流传,包括宁化境内流传的内容也与罗香林记述一致,但是,传说本身并没有明指葛藤坑就是石壁的葛藤村,并且连闽西宁化及其任何有关地名都没提到;第三,事实上,在客家族谱资料提到宁化石壁葛藤坑的也极少,罗香林在其《客家研究导论》与《客家源流考》中,论述唐末客家南迁而引的十余种谱谍材,也没有一种提到宁化的葛藤坑,因此,这一传说的内容纯属张冠李戴甚至是子虚乌有,而闽西在唐末则绝对是没有战乱并比较平安的。

其二是农民军有无进军赣南。从《资治通鉴》到《古今图书集成》,再到现代著名史学家吕思勉的《随唐五代史》和剪伯赞的(中国史纲要),都一致认为黄巢曾攻占虔(今赣州)、吉(今庐陵)、饶(今波阳)、信(今上饶),然而,今人刘泽华等编着的《中国中代史》却否定此说,并在注释中道: " 黄巢南进路线,旧说曾攻人江西虔、吉、信等州,今据岑仲勉《随唐史》 495-497 页考证,不取此说。 " 岑仲勉在其 1982 年由中华书局出版的《隋唐史》有关注释考证的主要理论是: " 信(今上饶)在江西省东北,吉(个庐陵)、虔(今赣县),在其南部,断是仙芝(或重隐)余部两支之扰,绝非巢之本军,否则虔州已面临大庚之前门,何为不经出广南,反而由浙人闽之迂道? " 在此,岑先生虽然否定黄巢曾进军赣南,但还是认为赣南在唐末有遭农民军之分扰。从综合客家族谱资料来看,赣南在唐末是受到战争骚扰的。这可从两方面事象得以证明:首先是这时的北方移民进入闽粤赣边区多趋闽两以远而少居赣南;其次是不少原居赣南的人氏在这时纷纷进入闽西以远。们是,从一些旅谱记载在唐末仍有迁达赣南的现象来看,赣南在当时所受的骚乱恐怕并不十分严重。这些现象,我们从接着具体闸述北方移民进入闽粤赣边区的族谱例举中可以明了。

由此可见,闽粤赣边区在唐末期间,除赣南遭受短暂而小规模 战乱之外,其余地区均处于平静安宁的状态。正因为如此,这片刚开始汉化而大有开发潜力的十地,便在这时涌人了无数北方南来的移民,如《嘉应刘氏族谱 · 世系行实传》记载:一百二十一世祖讳祥(一作翔)公,妣张氏。唐末僖宗干符问( 874 一 879 年),黄巢作乱,携子及孙,避居福建汀州府宁化县石壁洞 …… 祥公原籍,自永公居洛阳,后(指五胡乱华时)徙江南。《崇正同人系谱 · 氏族》载李氏:南来之祖,则溯始于十唐之末年,有宗室李孟,因避黄巢之乱,由长安迁于汴梁,继迂福建宁化石壁乡。同上书载蔡氏: 蔡氏本周姬姓之后,文王子叔度封于十蔡,今涧阳、汝阳、上蔡、新蔡诸县 …… 唐末避黄巢之乱,迂于闽南。

《大埔范姓族谱》云:一世(即范姓总系六十一世)坤 ,字评,官任龙图阁大学士,唐僖宗元年( 874 年)因乱,家口十八人居浙江杭州钱塘,后移居南剑州沙县孟澜峡,再徙福建汀州宁化黄竹迳开基,生子四:春、夏、秋、冬。又据《温姓人族谱》、《兴宁温氏族谱》及《崇正同人系谱 · 氏族》温氏记载:温族源于山西河南,五胡乱华之际,随元帝渡江,后娇公出镇洪都(今南昌),部份后裔迁居石城,唐值宗时避黄巢之乱,温铜宝自石城移居宁化石壁;温九郎从洪都转徙汀之上杭。 《兴宁廖氏族谱》云:唐时我祖由江西于都避乱迁汀州宁化石壁寨。《宁化寒谷张氏族谱》载:嵩公为武昌太守,口唐代避黄巢乱,扶母归隐虔北东温澜,转移陂阳乡竹子坝(今石城县琴江镇境)。《石城蜀日许氏十修谱》又载:唐祥符六年( 879 年),许十五郎从虔州避乱迁来(按:指迁至石城小松乡牌坊下)。而据宁化县客家研究会整理的《客家流迁中徙居宁化播衍各地的部分姓氏》一文,其介绍杨氏:圣郎于唐干符元年( 874 年)由福建延平(今闽北)迁入宁 化石壁杨家,后裔迁往闽西。

同上文述伊氏云:文敏于唐干符元年( 874 年)由开封陈留县迁入宁化河龙上伊,傅至崇本,迁往上杭。如同上所记事象,在客家族谱中可谓举不胜举,而将它们与上一历史时期汉人南迁情况比照,则不难发现这次迁徙的形态有不少自身的特点:除如李、蔡等姓从中原南迁外,还有如刘氏及温氏一支从中原之外的长江流域南迁,又有如廖氏及温氏一支由赣南进入闽粤赣边区;并且其中最突出的是,这一时期进入闽粤赣边区的移民,已大多数越赣南而向闽西及其以远推进。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就是如前所述唐末时期的动乱太为惨烈和广泛,并且连赣南都已受到动击。此外,除以上所引多为难民南迁事例之外,在客家族谱中还反映了一些仕宦于当地而留居的政府官员徙居情况。这类现象似乎以发生在赣南为多,如《宁都南门外孙氏族谱》云:始祖讳利,乃唐中书舍人,讳拙之子,唐僖宗中和三年( 883 年),因黄巢之乱,充承宣使,引兵游击闽越江右间,以功封东平侯,嗣略至虔化县,民皆安堵,父老遍道请留,遂定居该县。再如《宁都璜溪中坝清河廖氏族谱》载:崇德公始籍浙江松阳县顺义乡,唐干符二年( 875 年)乙末科进士,干隆《宁都县志》云: " 县令,唐,廖崇德,浙江人,卒于官,遂录籍。 " 又如《谯国宁都戴氏十二修宗谱》载:天赋于唐末从金陵赴任虔化令,遂定居萧田坪湖岭。

这种仕宦而留居当地的原因,说到底也是与唐末动乱相关,因为一方面随着唐王朝的瓦解,这些人已难有 " 政可依,倒不如留在较平安的当地;另一方面则如《兴国罗氏家谱》所谓:由于当时北方极为动荡, " 道路梗塞 " ,难以北归。除了出于战乱所迫或仕宦而流寓闽粤赣边区的移民外,在唐末至五代还有一批如同广府民系在秦朝南迁一样有组织迁徙的移民,这就是随闽国创始者南下而成为客家人的中原移民。据有关史籍记载,唐末黄巢起事时,河南光、寿两州有支由工绪及王潮、王审知等人领导的农民武装,由于不敌蔡州节度使秦宗权的压迫而于光启元年( 885 年)正月南下福建。他们南渡时除开拔了一支五千人的武装外,还逼迫了光、寿两州大部分吏民。这些军民中虽然后来人多成为福佬民系的成员,但也有一些落籍客家住地而成为客家民系的分子,如《崇正同人系谱 · 氏族 · 吴氏》云:(吴氏)世居渤海,散处中州,其后有随王潮入闽而入于粤之潮、嘉等处。又同上书沉氏条云:五代(应为唐末)时,其族有从王潮入居福建汀州。

因此,我们从以上仅以客家族谱为主的史料记载中就不难看出,客家在唐末的南迁是非常盛旺和热闹的。

(http://xinyunxin.home4u.china.com/new_page_67.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