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dnesday, August 31, 2005

Hurricane Katrina

It devastated some of the Mexican Gulf costal areas. Among the most hit, New Orleans. Eighty percent of the city is under water (see pictures, streets that are dark are under water) mainly because the average elevation of the city is below sea level (some say the city is a bowl). I saw the video of a car sinking into the moving flow of flood water, and the camera crew ran to rescue the driver inside. Another story is a man who lost his wife (probably dead) to the flood water after holding on to her hand for as long as he could. And the last words he heard from her was 'You can't hold on to me...take care of the kids.' Two school-age boys were standing behind the man, looking lost. I suppose there would be thousands of heartbroken stories that have yet to be reported. The death roll of the catastorphy is feared to be into the thousands. Now the problem at the hands of the authorities is how to get the water out of the bowl.

Filial Piety (孝顺)

[121 Words]

Tuesday, August 02, 2005

黄淑帧

[121 People]

艺海拾贝 科海探珠 — 访第三届“上海市巾帼创新奖”获得者黄淑帧
□王 阳 摘自:上海妇女2004年3月刊

  黄淑帧,生于1938年,1957年就读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医疗系。毕业后,在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市卫生学校、市儿童医院医学遗传研究室工作。1985 年,赴美国科罗拉多医学中心及贝勒医学院任访问教授,后又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任高级研究员。现为上海市儿童医院医学遗传研究所研究员,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教授。
黄淑帧长期从事医学遗传学和胚胎工程学的研究,在遗传病的基因诊断、基因治疗、转基因动物和干细胞等领域成绩卓著,在国内外已发表论文 400多篇,30多次荣获国家级、省部级和上海市的重大科技成果奖,现已授权发明专利3项、实用新型专利1项,申请发明专利5项。作为首席科学家,黄淑帧连续5次获得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科学基金。

曾经有一个艺术梦
学生时代,黄淑帧并没有学医的打算。那时,她热衷于文艺,忙着学琴,练声,演话剧。在上海市第三女子中学念书的时候,她担任学校话剧团团长。
市三女中,是黄淑帧心中最留恋的地方,她的组织能力都是高中三年锻炼出来的。那时候,为了排一台戏,从舞台灯光、道具、布景、服装到导演全都由她这个团长来统筹,舞台上的门窗请木匠师傅帮忙做,演出的服装请家长帮忙裁剪,最要紧的是,她还要给每个人安排角色。一台戏,只有一个主角,作为团长,她要协调,要做 “演员”的思想工作,更要以身作则。在《祥林嫂》里,黄淑帧就演别人不想演的角色“媒婆”,可当她扎着一块头巾,摇着一把扇子,活灵活现地走上场时,却一下子赢得了满堂彩。
除了演戏,黄淑帧还参加班里的女声小组唱。清晨7点,8个女中学生就开始在琴房里练声。她们的无伴奏合唱 《田野静悄悄》,让专家赞不绝口。而在练声的过程中,黄淑帧也渐渐懂得了怎样保持团队的和谐——不要突出个人,要用心倾听别人的声音。
花一样的年华总孕育着花一样的梦。临毕业时,颇有艺术天分的黄淑帧想报考音乐学院钢琴系。她7岁开始练琴,接受过很专业的训练。可后来,她又觉得弹钢琴不合适,“我不是个很安静的人,喜欢动脑子,让我整天面对一架钢琴恐怕不行。”
黄淑帧说自己小时候的性格象男孩,没有女孩的忸怩,不爱哭鼻子,整天都是风风火火,忙进忙出,即使是考大学那阵子,还惦记着排戏。而且好奇,什么都想学,每年的寒暑假一定要学一样东西,打字,拉手风琴,学唱越剧,指挥……
虽说黄淑帧的这些爱好最终都没有成为她的专业,可对艺术,她仍然兴致勃勃。毕业工作后,她曾在市工人文化宫独唱“蝴蝶夫人”,用美声来唱评弹“蝶恋花”,还得了优秀演出奖。
黄淑帧属于“玩兴很浓”的一种人,可她也绝对是一个很用功的学生。从小到大,黄淑帧一直是学校里的优等生。
黄淑帧说,弹钢琴,英语叫play piano,玩也是学习。玩得越多,知识面越广,读书就越轻松。
投身医学,成果斐然
选择医学,是因为黄淑帧看了一部苏联电影《没有说完的故事》,影片讲一名乡镇医生通过努力,让一位全身瘫痪的病人从病榻上站了起来。这部电影让黄淑帧对医生职业充满了敬意,她甚至觉得做医生治病救人,要比搞文艺有意义的多。于是,报考了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医疗系。
黄淑帧上的是二医大医疗系本科,后来却被选入了在当时很超前的重点培养班生物物理专业。毕业后分配到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生化研究室工作。这是一个新筹建的实验室,她在室主任的带领下,凭着在学生时代培养锻炼出来的能力,从零开始,着手于实验室的建设和各种生化分析技术的建立,并很快适应了新的工作,作出了突出的成绩——和复旦大学遗传所合作发现了中国第一例异常血红蛋白HbM病。
可是正当黄淑帧踌躇满怀,准备在事业上大展宏图的时候,文革开始了。她被安排到第六人民医院626病房,当时病房推行“医、护、工一条龙”,晚上一个人值班,既要开医嘱,又要冲葡萄糖,凌晨三点,她要到楼下把水车推上来,冲满每个热水瓶,接着拖地板,搞卫生,然后为病人盛粥,换药,吊针,开刀……
在那个年代,黄淑帧没有对自己的工作感到失望,而是抓紧机会学习,培养了自己承受挫折的能力。
文革结束后,黄淑帧调到上海市儿童医院医学遗传研究室,继续她那中断了10多年的血红蛋白病研究,组织并参加了全国血红蛋白研究协作组,开展了大规模的血红蛋白病调查,发现了八种世界新型异常血红蛋白变种。随着改革开放,黄淑帧走出国门,两度赴美。黄淑帧说,她去美国,既不是赚钱,也不是镀金。当时儿童医院医学遗传研究室已发展为上海医学遗传研究所,她的丈夫,该所的所长曾溢滔希望妻子在美国能建立一个据点,和美国研究机构建立长期合作关系。
在国外七年,黄淑帧代表研究所和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的科学家进行合作,在血红蛋白病研究方面取得显著的成果——获得了美国的专利,在国际顶级杂志发表研究论文,并以首席科学家的身份,申请到了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5项科学基金。
1996 年,上海医学遗传研究所接受了一项极具挑战的国家863重大课题——转基因动物/乳腺生物反应器研究,曾溢滔所长给妻子打电话,要她回国。没有太多的考虑,黄淑帧就辞别了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的合作伙伴,放下了正在进行的分子生物学研究,携带着转基因羊研究所必需的实验用品飞回了上海。
飞机抵沪,已是晚上9点,黄淑帧没有回家,直奔实验室。黄淑帧说自己是个喜欢做事情的人,有事情做,最开心了。
转基因羊的研究,对黄淑帧来说,是一个全新的领域。之前,她对羊的认识仅限于图片,电视,并没有接触过真正的羊,而现在,她却要让羊的乳腺按需分泌药物。为了尽快掌握羊的胚胎发育情况,黄淑帧来到了条件艰苦的农村,解剖了近百只山羊,进行了数千次的实验,通宵达旦地查阅国外文献资料,反复研究山羊生殖器的结构。经过无数个不眠之夜,她终于掌握了家畜胚胎发育的规律,设计和完善了转基因动物的研制路线,并制作了山羊非手术的胚胎移植器。这一科技创新使得转基因山羊的成功率提高了一倍多。1998年春,运用这些新技术获得的转基因羊咩咩坠地,黄淑帧如愿以偿地从它的乳汁中得到了用于治疗血友病的人凝血因子IX!这意味着人类通过动物乳汁来大量生产珍贵药物成为可能,该项研究被两院院士评为98中国十大科技进展之一。
在成功培育出转基因羊之后,黄淑帧又将视线移到了年产量远高于羊的牛身上。她带领课题组的同事们构建了人血清白蛋白的重组DNA载体,并于1998年5月进行了转基因试管牛的试验。1999年 2月,国际上第一例携带有人血清白蛋白基因的试管牛“滔滔”问世,这一成果再次被两院院士评为1999年中国十大科技进展之一,被科技部评为1999年中国十大基础科学新闻之首。
除了在转基因动物领域成绩卓著外,黄淑帧在地中海贫血的基因治疗和大量获取干细胞上也做出了巨大贡献。
“地中海贫血”是一种遗传性血液病,因无药可医,患者只有靠输血才能维持生命,但输血过多又会引起患者体内铁质含量沉积,导致心脏衰竭而亡。经过十多年系统和深入的研究,黄淑帧首次采用药物羟基脲来治疗地中海贫血,获得成功,成为国际上采用这一方法治疗地中海贫血的范例。同时,在对中国人特有的地中海贫血类型的发病机理进行深入研究的基础上,黄淑帧又构建了特异的反义RNA表达载体对该病进行实验性基因治疗研究,取得了满意的效果。该成果获得了2002年度上海市科技进步一等奖。
作为国家十五863项目的负责人,黄淑帧还首次建立了人/山羊异种移植嵌合体模型,在活体水平上证明了移植的山羊体内存在人源性细胞,为探索人类疾病的干细胞治疗提供了科学依据和一种可行的途径。在该领域,她申请了4项发明专利。
 
从医四十多年,黄淑帧因突出的科学成就而先后被评为上海市三八红旗手、上海市劳动模范、上海市先进女职工标兵和上海市优秀专业技术人才。
当获得这些荣誉时,黄淑帧非常认真地说,那都是领导的功劳,更是大家的功劳。“是领导发现了我,我只是一个工作人员,干事情的人,得不得奖都一样工作。”
黄淑帧的想法就是这样简单,对她来说,认准一件事去做,没有太多的患得患失,没有太多的包袱,工作充满着乐趣。
女儿,母亲骄傲的话题
采访之前,我们就听说黄淑帧还得过一个特别的奖——在第二届全国五好文明家庭表彰大会评出的十家“全国五好文明家庭标兵户”中,黄淑帧的家名列榜首。
黄淑帧的丈夫曾溢滔是中国工程院医药卫生工程学部的首批院士,国际著名的遗传学家,他完成了20多项具有国际水平的科研成果,曾被授予“国家级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科技专家”称号,并获得全国五一劳动奖章。
如果说黄淑帧和曾溢滔这对科学家夫妻的结合是强强联手的话,那他们的女儿更是青出于蓝胜于蓝。
提起女儿,黄淑帧一脸的骄傲。
1992年,女儿曾凡一从美国6000名优秀大学毕业生的激烈角逐中脱颖而出,被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医学院录取为医学和生物学双博士生,成为当时被录取的第一位来自中国大陆的双博士留学生。
女儿承继了父母的衣钵。可让人称奇的是,端庄美丽的曾凡一极具音乐天赋。受酷爱艺术的母亲的影响,曾凡一四岁开始学琴,后又学声乐。她曾在上海首届外国流行歌曲大赛上,荣膺桂冠;在中央电视台举办的MTV大奖赛上,获得特别奖;在美国华盛顿,她成功举办了个人独唱音乐会……
问黄淑帧如何教女有方,黄淑帧笑了。她说她和丈夫平时工作忙,一直很注重培养女儿的独立能力。曾凡一上小学一二年级时,和外公外婆住在一起,夫妻俩每星期给女儿一定的生活费,让她安排每天的支出。在女儿的生活上,她这个做母亲的不用操很多心。该吃什么,该穿什么,该买什么,女儿从小就懂。
对女儿的学业,黄淑帧也不是“盯”得很紧,功课全凭自觉,只要做好了,就可以看电视。成绩考砸了,就分析原因,哪里跌倒,哪里再爬起来。不过,黄淑帧也有逼着孩子去学习的,那就是学钢琴,钢琴不练不行,这是为了磨练她的意志,干一件事就要把它干好,不能半途而废。
那一年,曾凡一准备出国。走之前,黄淑帧夫妇俩和她谈话,说,在上海你什么都有,前途一片光明。到美国,你所有的学费、生活费都得自己解决,一切从零开始。曾凡一没说什么,临走时,她给父母录了一首歌“大约在冬季”,她唱道“没有你的日子里,我会更加珍惜自己,没有我的岁月里,你要保重你自己”,请父母自己保重。还写了一张纸条,声明是自己要求去美国的,在美国一定努力学习,以优异的成绩来报答父母,请父母放心。
这首歌和这张纸条,让黄淑帧至今感动不已,女儿的独立,女儿的责任意识,让她颇感欣慰。
鉴于曾凡一在学业、人品、才艺上的优异表现,我国驻美使馆选派她为唯一参加世界女青年会百年庆典的中国代表。当曾凡一身着旗袍,手擎五星红旗款款步入会场时,不凡的气质赢得了在场所有人的喝彩。
而此时,在大洋的彼岸,黄淑帧、曾溢滔夫妇也为女儿的成长自豪并幸福着。